返回

2021-06-30

威宁:种下幸福树 走上幸福路

作者:祖海雪 时间:2021-06-30 阅读:242


 

新种下的树苗

  近年来,威宁加大对国家储备林项目的建设,坚持优先选用当地苗圃培育的良种壮苗,在适宜种植山区进行集中连片种植,打造绿水青山,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威宁新未来。
  时下,正值雨季来临之际,大街乡牛吃水社区忙着组织群众在徐家岩山区进行华山松种植。尽管山高坡陡,大家的种植积极性依然很高,你背苗,我挖坑,忙得不亦乐乎。
  社区居民邝元光说:“在这里栽树是为了让山区变成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为了下代儿孙留条路。”
  牛吃水社区,地势起伏大、沟壑纵横、土地破碎,森林覆盖率低,是国储琳项目建设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为了尽快完成11.3万亩的雨季造林任务,威宁县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到实地进行指导,增加施工栽种人数,确保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牛吃水社区国储林种植点负责人王鹏周说:“平缓地基本上栽完了,剩下的就是最难啃的骨头了,海拔在2800米到3000米左右,山势又陡峭,为了抓工期每天组织80多个工人进行种植,预计要一个月左右时间才能种完,到时森林覆盖率能达到75%左右 。”
  年过六十的村民谢德芬也加入种植行列,每天有100元的务工费,眼看着荒山坡上都栽上了华山松,栽完以后儿孙能享福,她栽树的决心更足了。
  据了解,大街乡国储琳项目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每亩每年400元的流转费,每五年递增10%,前五年一次性付清,以后逐年进行支付,将山坡荒地进行集中流转。
  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威宁还根据气候条件和当地土壤状况,选择华山松、滇杨、竹柳等树种建设木材基地;选择苹果、软籽石榴、黄梨等树种建设经果林产业基地。
  威宁县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吴国波说:“这次雨季造林大街乡共涉及华山松和大红袍花椒两个树种,总面积9082亩。现在剩余的面积都是坡高山陡,施工难度大,我们派了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栽种、指导,预计在7月10号把这次雨季造林完成。”
  在么站镇花街梁子,远处是风力发电,近处则是大片光秃秃的荒山,今年由于政策的支持,这一片将作为国储林项目示范点进行栽种,主要种植华山松。
  威宁县麻乍镇二田村鸿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逸说:“我们合作社以350元每亩的价格承包了5000余亩国储林项目的栽种任务,由于工期比较紧,购置了大量打孔机,增加了大量的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倒排工期,争取在7月中旬所有雨季造林任务完成。”
  威宁自治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包括:一是营造林工程建设16.8万亩。其中:木材基地建设13.8万亩,经济林建设3万亩;二是支撑体系三项内容的建设(苗圃基地、林区道路、林业科技),主要布局在33个乡镇(街道)。
  威宁县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沈国湖说:“本项目从去年6月开始启动,去年底完成土地流转工作。今年冬春季完成2.3万亩营造林任务,雨季造林计划完成11.3万亩,计划在冬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