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7-16

贵州奋力在生态 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作者: 时间:2021-07-16 阅读:209


 (上接1版)
  “贵州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61.51%,‘十三五’时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4.3%,经济结构在改善、发展质量在提高。”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全过程,不断提高生态“含金量”、发展“含绿量”。
 
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验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今年1月,安顺市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确认案被受理,法院依法作出民事裁定,要求涉事方缴纳生态环境赔偿金170余万元,其中126.5万元采取替代修复方式进行赔偿。
  “去年上半年,有两家公司挖断生活污水收集管道,尽管做了应急处理,但还是有污水混入河道,造成污染。”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法规处主任科员陈鑫介绍,经调查取证,确定这两家公司存在违法行为,除了行政处罚,还应进行损害赔偿。
  “不单是罚款,还包括生态修复等内容,范围更广。”陈鑫表示,通过第三方评估和磋商,最终达成赔偿协议,经过司法确认,赋予磋商协议强制执行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破解了“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将生态修复落到实处。
  今年2月,贵州省出台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规程,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的贵州实践。
  贵州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验。目前,已有13个方面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经验。
  “今年6月,贵州印发《2021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将围绕5个方面,开展95项工作,特别是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新形势新任务,在推动碳排放权、排污权市场化交易等领域大胆探索,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省发改委主任陈少波表示。
  黔贵大地,天蓝水碧。最新环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贵州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7.7%,88个县(市、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7.9%。全省11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6.6%。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一个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正舒展画卷。
  原载《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5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