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7-26

皑皑白雪中的企盼

作者:王奕君 时间:2021-07-26 阅读:252


 皑皑白雪中的企盼
——观《悬崖之上》有感
王奕君

  张艺谋导演的新片《悬崖之上》开头场景是一片无垠的白雪苍茫。从天空飘然而下的四个降落伞,如天使般落入皑皑雪野。美轮美奂的雪景,透出冰冷苍凉的意味,又具有沉静隐忍与默然期盼的审美意象。当冰雪消融,寒冷逝去时,恰如片中那句台词:“黎明。天亮就好了。”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被称为“远东谍都”的冰城哈尔滨,各种势力交错,也是红色抗日特工的主战场。四位跳伞人是我党特工,他们在苏联接受特训后,来到大雪纷飞的东北,执行“乌特拉”秘密行动。四名特工分成两个小组。最老练的是张宪臣,他很快识破前来接应的不是自己人,并想办法告诉同伴,内部出了叛徒,与敌人的周旋就这样展开了。
  张宪臣和另一组的王郁是夫妻,二人相约,能活着的,就去找失散的两个孩子。后来张宪臣为牵制敌人而被追赶,即将逃脱时,巧遇沦为乞丐的儿子。他情急之中,跳下车欲与孩子相认,不幸被捕。特 务科长高彬和手下鲁明对其展开严刑逼供。本已无望生还的张宪臣,得到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同志周乙奋不顾身的营救。张宪臣主动放弃逃跑机会,努力保全周乙。两难中,他们商定了新对策。遍体鳞伤的张宪臣,上了特务金志德的那辆白车,义无反顾配合周乙的反间计,企图冲出敌营。与此同时,特工小组的另外三个人,也都处在敌人的严密控制之下,如刀尖上行走一般。三人中,楚良和小兰是情侣。楚良为了保全周乙,即将被捕之际,服毒自杀。张宪臣再次被捕,受尽折磨后,也牺牲了。周乙继续重任,设法找到在外躲藏的小兰,联手完成了“乌特拉”行动。王郁在楚良的掩护下脱身,并得到周乙帮助,与一双儿女团聚,并被送出险地。
  与冯小刚导演的另一部谍战片《风声》相比,《悬崖之上》的情节更跌宕起伏,更真实饱满,更直指人心。很多人物情感的迸发都产生于敌我的僵持点上——张宪臣在被追杀时,突然看见车下要饭的孩子很像自己的儿子,便下车相认,不幸被捕。这原是一名老特工不该有的失误,却是作为父亲的本能反应。这个细节,颠覆了众多屏幕上高大全的英雄形象,特工也是人,也有骨肉亲情。王郁因食物中毒住进医院,得知丈夫张宪臣被捕后,瘫坐在厕所地上,强忍悲痛却不敢哭出声来。楚良与周乙对持后服毒自杀,周乙拼命想从他嘴里掏出毒药片,却没能做到,那一瞬间,楚良紧紧凝视周乙,目光中有托付,有告别,有难舍,而周乙,也强忍着夺眶欲出的眼泪……
  影片中,我党特工为了心中的一个信仰,一种精神,担当和隐忍了太多太多。而历史的真实情形,或许更加残酷和血腥。所以我们一直记得,贯穿影片全部情节的那条隐线“乌特拉”行动。行动内容是要拯救一位731细菌战的幸存者,并向国际社会揭露日本侵略的罪行。
  “乌特拉”的意思是黎明。皑皑雪野之中,王郁将失散了五年的两个孩子揽入怀中。她们在,希望就在。周乙把小兰备用的剧毒药片要了过来,对她说:“我要你活着,看到天亮。”
  冰雪总要融化,黎明终将到来。屏幕最后浮现一行字:“谨以此片献给心向光明、舍生忘死的革命先辈们!”完成了时空穿越,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