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退伍不退志 带领群众谋幸福
作者:文旭 周阳 时间:2021-07-26 阅读:262

刘伟(右)指导村民种植石榴树
他退伍不退志、退役不褪色,2013年当任支书以来,以身作则、垂身示范,继续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吃苦耐劳的精神带到了村里,抓特色产业发展,抓基础设施建设,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着正步昂首向前,全力以赴做起了村里的“当家人”和“拓荒者”,他就是羊街镇双河村党支部书记刘伟。
仲夏时节的羊街镇双河村,一片生机勃勃,崭新的民居错落有致,明晃晃的水泥路干净整洁,火红的石榴花肆意绽放,翠绿的蔬菜拔节生长。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软籽石榴基地里,村民们修枝剪叶、疏花疏果,一派忙碌场景尽收眼底。
“这两天剪枝,先把背上枝和背下枝今年打起来的嫩芽先剪了,为什么要把背上枝和背下枝剪了?它主要是吸收养分还遮挡阳光,不起作用,也不挂果,所以就要把背上枝和背下枝先剪掉......”
镜头里手把手传授技术的正是刘伟,2003年退伍回家后在外跑货车运送蔬菜水果,在羊街镇领导劝说下,他果断放弃月入过万的生意,回到双河村任村副主任,带领双河村发展。
刘伟回忆说,十年前的双河村偏远闭塞,村里除了镇政府到村委会的泥石路,其它村组都不通路。路不通,产业发展不起来,群众就靠种包谷洋芋为生,生活贫困。
自2013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刘伟带领村民用三年时间,让原本只有一条泥石路的双河村组组通上了水泥路。
刘伟:“双河村实施通组公路7.5公里,串户路21公里,院坝硬化8600平方米,每家每户都安装上了自来水,村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路通了,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路泥的双河村,如今摇身一变洁净美。说起村里的变化,长期在石榴基地务工的58岁村民蒋太聪,脸上的笑容就像盛开的石榴花儿一样红艳。
蒋太聪说:“以前我们在路上走起,到处是泥浆,现在干净整洁,脚踩下去,泥巴都沾不上。”
趁着好政策的帮扶,刘伟和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探索出了山顶种板栗、山腰种石榴、坝子种蔬菜的立体产业发展模式,让特色产业之花开遍村里的各个角落。
刘伟说:“今年种植蔬菜1500亩左右,主要是种植在坝区以及林下种植,利用林下种植,做到以短养长,提高土地效益,蔬菜每亩产值在4000元左右。石榴去年挂果400亩左右,今年挂果预计有1000亩,产值300万元左右。”
在刘伟带领下,双河村发展驶上快车道,先后种下板栗900余亩、石榴3000余亩、蔬菜1500余亩。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了12000元,顺利摘掉了贫困帽子。如今,村里的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高了,发家致富的信心也足了,就业有保障,增收不发愁。
羊街镇双河村村民袁美群说:“自从他们村里面种石榴,我就跟他们打工,两三年了,学习修枝、调枝、剪枝,每样技术他们都教给我们,我自己也种了七八亩,有四五亩挂果了,效益都还是好的。”
村民们实现增产增收,发家致富是刘伟的的最大心愿。他不怕苦、不怕累,带着群众摸爬滚打,给大家做出了榜样,树起了标杆,大家是看在眼里、说在嘴里、也记在了心里。
羊街镇副镇长李文雄说:“刘伟支书,平时工作作风扎实,思路清晰,带领双河村村支两委以村为家,吃苦耐劳,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方面,为全镇其他村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得到肯定和认可,对于刘伟来说,是鼓励更是鞭策。在他心里,攻克贫困堡垒只是第一步,走向乡村振兴的“正步”还得继续向前迈进。他将继续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责任和担当,退伍不退志、退役不褪色,切实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脑袋“富”起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