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渡河畔石榴香甜 群众心里更甜
作者:周阳 李继航 唐爱梅 罗纱 时间:2021-07-30 阅读:244

务工群众为石榴摘保护袋
“大暑前后,衣裳湿透”大暑时节,可渡河畔的龙场镇田园村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在沿山分布的软籽石榴基地里,村民们顾不上炎热,带上工具来回穿梭在林间,抓紧时间进行套袋、架枝,确保为秋季丰产打好基础。
天气热,但59岁的尹忠妹做工的热情丝毫不减,在基地忙活了一上午,身后管护好的石榴树延伸到了路边。“石榴现在不管好,以后卖不出好价钱。”休息时,她一边擦汗,一边和记者聊起来。微风拂过,挂满枝头的石榴散发出阵阵清香。石榴香甜,尹忠妹说她心里更甜。丈夫生病,儿女外出学习或打工,家里的土地种不过来,部分土地闲置。2016年,当地政府引进经营主体流转土地200亩打造“突尼斯软籽石榴”示范点,尹忠妹家流转3亩多土地,自己也在基地务工。“一天有80 块钱的工资,还能学到技术,比自己种庄稼划算。”尹忠妹在学到技术后,自行种下了3亩多软籽石榴。
龙场镇最高海拔2550米,最低海拔1215米,沟壑深涧纵横交错,切割面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近年来,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不断实践摸索,根据当地的海拔梯度与地域差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将全镇划分为五个特色产业带,实现高效经济产业全覆盖。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气候温暖,光照充足,软籽石榴产业应运而生。
“这里的气候好,软籽石榴含糖量高,果味好,市场价格也高于普通石榴。”威宁田园富饶基地技术员刘再虎说,通过示范点的成功打造,从种植、采收到销售各个环节都对农户进行指导。在逐渐看到软籽石榴产生效益后,农户们纷纷拿出土地参与种植。
目前,田园村还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导全村种植软籽石榴4000亩,其中挂果面积达2000余亩,成为龙场镇石榴产业的核心地带。?一花引领百花开,在看到田园村的发展势头强劲后,周边的格朵社区也在沿可渡河适宜区域发展软籽石榴2300亩。“我们看到田园村的石榴卖到了十五块钱一斤,然后经过多次考察学习,才根据自身实际推广的。”格朵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昌国说。
为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头雁效应”,该社区还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林下经济,在石榴林下套种香芋南瓜以“短”养“长”,一块土地产生两份收入。“乐园村看到我们的模式后,也在我们村易地打造了100亩示范基地,一起抱团发展。”陈昌国说。?以田园村为中心,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驱动,软籽石榴产业沿着可渡河延伸开来,分布在河谷两岸。
2021年,全镇共种植软籽石榴1.2万余亩,目前挂果近3000余亩。“经评估,2021年,软籽石榴预计给全镇带来纯收入超4600万元,5年后预计突破1亿元。”龙场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副镇长宋帮印说。
扮靓青山富了民,一颗颗饱满的软籽石榴正逐渐成为龙场镇阔步迈向乡村振兴的火红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