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崇:退伍不褪色 实干显担当
作者:王珊珊 时间:2021-08-03 阅读:188

进村走访的王述崇与村民间的鱼水之情(程基 摄)
“踏遍明星的每一角,踩透民心的每一寸。”这是退役军人王述崇在金钟镇明星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离任时,全体村民赠与他锦旗上的一段话,金色的烫金字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王述崇1985年10月退伍,退伍后于2001年进入南方电网贵州毕节威宁供电局金钟供电所工作,2014年因组织需要调整到威宁供电局计划建设部工作,2017年4月由威宁供电局派驻到威宁县金钟镇明星村开展扶贫工作。
立足岗位做贡献 尽显军人作风
2001年,退伍后的王述崇来到毕节威宁供电局,带着一腔热血投入到电力事业中,刚入企业的王述崇显得比其他职工更为努力。2001年到2009年,九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金钟镇179.39平方公里,服务了辖区内11000余户客户。
2008年6月,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王述崇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那头传来一位老人的声音:“小王啊,您能来我家帮我看看电吗?今晚雨太大了,雨水全部都漫进屋里,电也没有。”王述崇挂断电话后,立刻起身前往客户家中,来电的人是冒水村营科组孤寡老人耿长材,到了老人家中,王述崇不顾倾盆大雨,便帮助老人清理屋内积水、检修线路,全部工作完成后已是凌晨三点,拖着被雨打湿的疲惫身躯回到住处,稍作休息,王述崇又开始了第二天的工作。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见到王述崇忙碌的身影,深入基层一线,为民解难题。“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敢作为敢担当是我的本色,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我的初心。”王述崇骄傲地说。
再战“沙场” 脱贫攻坚交出满意答卷
秉承着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的信念,2017年王述崇由威宁供电局派驻到金钟镇明星村开展扶贫工作,驻村时王述崇认真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驻村4年里,他积极协调深圳市南山区150万元资金实施串户路、院坝硬化、通寨路建设;协调威宁供电局投资30万元加快明星村电网建设;协调威宁县水利局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全村320户1504人的安全饮水问题。面对产业结构单一,王述崇始终把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中,依托山区资源,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畜牧、花椒、蔬菜等“长期+中远期+近期”特色产业,积极争取毕节供电局的扶贫捐赠资金15万元发展山羊养殖产业,预计惠及77户410名贫困人口,大大增强贫了困群众“造血功能”。
在王述崇的带领下,明星村走出了一条靠山脱贫、靠山致富的产业扶贫之路,最终实现整村脱贫的目标任务。在2019年6月王述崇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岗位变换 初心不改
“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我一直以部队里的作风来要求自己,最终目的就是服务好人民群众。”王述崇说。在这位56岁的退役军人眼中依然闪烁着认真对待生活与工作的激情。
工作之余,王述崇拿出离任时明星村村民与村委写给他的感谢信翻看,上面写着“在2017年,恪守初心、践行使命,怀着满腔热忱的您,来到这穷乡僻壤,不辞劳苦、风尘仆仆......上跑部门申请项目、筹措资金,下帮支部出谋献策、项目落实,是您让明星村的旧貌换新颜,是您让村党支部焕然一新。”
七月的明星村丰硕的果实已挂满枝头,村民们在田间劳作,一条条柏油路、一栋栋青砖绿瓦的新农村房屋,都留下了王述崇曾经在此为之奋斗的足迹,再看看那万家灯火通明,也将是王述崇未来所追求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