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镇:党支部做好“加法”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作者:唐爱梅 李继航 罗纱 周阳 时间:2021-08-11 阅读:210
凭借着强光照、大温差的独特小区气候,龙场镇种植的油桃个头大、色泽鲜艳、口感香甜,深受市场欢迎,成为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
“油桃之乡”三月可赏花,六月宜品果,尤以树舍社区成片种植的油桃基地最具代表性。
树舍社区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引领,充分发挥“火车头”带动作用,在全社区种植油桃2900余亩,挂果面积超1000亩,油桃上市后,很快销售一空。
“今年我们销售油桃150万斤,销售额达400万元。”树舍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媛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油桃经济效益显著,但还有“两件事”萦绕在李媛的心头,一件是要规划200亩油桃示范基地,第二件是要建成一个养殖规模为30头以上的养牛示范基地。这两件事都要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头完成。
李媛说:“这两件事都是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老百姓一起发展,对于社区发展很重要。”
油桃示范种植基地,可以带动群众更好地学习科学管理技术;养殖示范基地,可以引导农户在种养殖上大胆探索,种养结合,保障收入稳定。
“在乡村振兴上探索致富之路,必须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来探路、领头,单打独斗的风险高,效益不明显,是行不通的。”李媛说,她深知,只有党支部团结起来,凝聚力量,把社区居民组织起来,抱团谋发展,才能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行稳致远。
龙场镇在树舍、干河、田园、格朵等14个村(社区),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头养殖能繁母牛,并统一规划青贮饲料种植,14个养殖基地均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核心,打造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三统一”模式,弥补龙场镇土地破碎、青贮饲料来源单一等劣势,目前全镇牛存栏超1.8万头,开启了养殖业的新局面。
在可渡河畔的田园村,全村609户农户中有400户参与养牛。
今年36岁的戴宏是田园村的养殖大户,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带动引领之下,他的养殖规模已达12头,每年养殖收入在10万元左右。
戴宏说:“原来养牛都是小打小闹,跟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学习科学养殖技术及饲草饲料种植技术之后,才敢放开手干,养牛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
在党支部的统领协调下,合作社为农户品种选择、防疫、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指导,降低农户养殖风险。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带动之下,敢闯敢干的农户增添了信心和底气,在产业选择上更加大胆,产业格局更进一步优化。放眼全镇,蔬菜、石榴等特色产业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火车头”带动,格朵社区把分散的群众组织起来,让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集中打造软籽石榴2300亩,并尝试在林下套种香芋南瓜实现“以短养长”。
格朵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昌国说:“我们计划在1600米以下的石榴树下推广香芋南瓜种植,一块地两份创收,提高经济效益让老百姓得实惠。”
低海拔区域种植软籽石榴、油桃、猕猴桃等早熟鲜果,在海拔稍微高一点的区域大规模发展猕猴桃、核桃、苹果等经果林产业,高海拔区域发展马铃薯。与此同时,烤烟与饲草种植、蔬菜产业齐头并进,特色产业遍地生根,产业格局更优化,产业效益更显著。
目前龙场镇全镇32个村(社区)分别打造了一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种养殖产业,在资源整合、产业规划、科学管理、销售渠道等诸多方面加强党支部引领带动,促进“农业、产业、就业”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能增收、群众得实惠的“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