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9-01

威宁自治县: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革命精神

作者:陈武帅 通讯员 况清 刘梓越 时间:2021-09-01 阅读:460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威宁自治县充分挖掘宣传县内党史故事、党史人物等红色资源,创新形式开辟专栏,编印红色读本、开展文艺创作、举办文化活动等,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在红色印迹中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奋力谱写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威宁新篇章。
 
 
  近日,威宁税务局党员干部张泉辉把《威宁县志》《威宁英烈》《光辉的历程》等红色读本送到老党员谢增发手中。谢增发一边和前来探望的张泉辉探讨学习党史的心得,一边回忆起他80年来的峥嵘岁月。
  谢增发是威宁税务局退休的一名“税务老兵”。在工作生活中,他始终不忘初心,用一生践行入党的铮铮誓言。2015年,他入围“中国好人榜”,还先后被评为全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让党员干部阅读红色读本,这是威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举措。该县充分挖掘县内丰富史料,让革命历史、英雄事迹激活更多红色基因,让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截至目前,该县共编辑翻印各类资料5000余册,通过邮寄、送学上门、宣讲等形式进入111家参学单位,让威宁的红色资源成为广大党员群众可看、可读、可听的精神食粮。
 
 
  “讴歌新时代是每位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获得威宁“百年筑梦,艺心向党”主题征文二等奖的觉俄卡如说。
  5月初至6月底,威宁自治县举办了“我和党的故事”主题征文大赛和“百年筑梦,艺心向党”主题书法、绘画大赛,面向该县社会各界人士征集讴歌威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繁荣发展的历史巨变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书写身边的模范共产党员和优秀党组织的感人事迹及奋斗精神,表现全县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散文作品和书画作品。
  为反映威宁大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该县扎实开展高质量文艺创作,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其中,威宁自治县教育科技局举办了主题为“在阳光下成长,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第七届中小学生现场书画比赛,来自全县各类学校的1043名学生用书画作品献礼建党100周年。一幅幅精彩的作品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爱党、爱国之情和勤学上进、奋发成长的昂扬风采。
 
 
  近来,威宁农村公益放映队在乌撒广场、人民广场、便民服务中心广场等地,持续开展红色电影展映活动,让广大群众接受党史教育。放映队精心挑选了《建党伟业》《金刚川》《红色圩场》等十余部优秀题材电影进行放映,真实还原了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每次都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观看。
  截至目前,威宁农村公益放映队共放映红色电影百余场次,观影人员上万人次;全县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制定固定标语700余条,建设730个党史走廊(长廊);全县862所学校设立400余个特色教室,将党史学习课堂从会议室、办公室延伸到室外,全方位营造“处处有课堂、时时被熏陶、人人受教育”的浓厚氛围。
  不仅如此,威宁还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该县开华街道红山社区把学习强国、“有声书”和村广播室整合起来,通过村广播室大喇叭播报,让群众学习了解党史知识;玉龙镇飞蛾村通过流动播放红色剧目、唱红歌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板底乡“双语”(汉语+彝语)讲党史,为少数民族群众搭起学习“连心桥”;县文化馆送戏下乡活动走进板底、石门等乡镇,为基层群众送去了党史学习教育文化“大餐”;小海镇第二中学全体党员教师和部分教师代表朗诵《红船颂》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系列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为党员上了一堂堂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精彩生动的党课。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威宁紧扣“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目标要求,组织文化活动爱好者进行节目编排,把党史知识融入文化艺术中,打造一批有深度、有温度的文化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基层、进校园,激励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