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情海意比翼飞
作者: 时间:2021-09-07 阅读:207
(上接1版)
该项目完全建成后,能带动周边乡镇种植蔬菜1万亩以上,带动10万亩以上订单农业的发展,直接带动5000多户农民种植蔬菜,辐射人口2万人以上,并辐射带动威宁周边蔬菜以及农副产品仓储物流体系长足发展。
“把农产品的集散中心建在基地旁,减少中间环节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产业发展成本,让贵州的农特产品稳定供给广东市场。”李效军说,不断完善的农产品全产业链,为贵州的“凉”菜“热”销全国乃至海外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产品“搭桥”,以市场“联姻”,贵州高原的特色农产品在广东找到了“好婆家”,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市场也到贵州做了“上门女婿”,两地优势资源形成互补,携手迈向东西部合作新征程。
优势互补,粤黔携手振翅“比翼飞”
“喂喂喂……”9月4日,金沙经济开发区贵州奥斯科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斯科尔公司),质检员正在扯着嗓子调试音质。
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在抓紧生产音箱、喇叭、线材……
2012年,远在广东深圳的奥斯科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决定到贵州金沙发展,成立了贵州奥斯科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发展至今,公司的生产基地已经全部搬到了金沙,从最初的1条生产线发展到现在的8条生产线,工人达200多人。
“我们总部在深圳,研发在深圳,基地在贵州,生产在贵州。”公司董事长张锋说,公司40多人的软硬件研发团队留在深圳,便于研发团队接收、分析和利用各种有用信息,掌握市场需求,创新研发适宜市场的各种产品。
“广东人才集聚优势和各种研发配套完备也是大多数企业把研发基地放在广东的原因。”张锋说,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研发优势,截至目前,奥斯科尔公司研发团队共获得了50余项发明专利。
张锋说,把基地建在贵州,把生产端放在贵州,是因为随着贵州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让运输不再成为贵州短板。当地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服务到位。能源特别是电能丰富且电价便宜,降低了成本。员工相对稳定,人力成本比深圳低一些,节约了成本。
随着“东部总部+贵州基地”“东部研发+贵州制造”发展模式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奥斯科尔公司一样,把总部放在广东,把基地建在贵州;把研发放在广东,销售的产品却是贵州制造。同心互惠拉动粤黔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比翼齐飞”。
数据显示,围绕“4+”合作领域,2021年通过粤黔协作新增引进落地企业202个,到位投资84.94亿元;共建产业园区67个,其中农业产业园54个,引导入驻园区企业74个,入园企业实际到位投资15.64亿元。
随着东西部协作的深入推进,广东与贵州心贴得更近,手拉得更紧,从单向帮助到互惠发展,“东部+贵州”的深化合作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