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巷而行烟火浓
作者:潘玉毅 时间:2021-09-09 阅读:217
早上出门的时候,正值上班高峰,路上车来人往,好不热闹。所幸我骑的是电瓶车,欲行难行之际,掉转车头,往巷子里一钻,成功地避开了拥堵。
骑车进入巷子,给人的感觉就像武陵人来到桃花源,眼中所见,与别处大不相同。若是站在高处俯瞰,你当会发现巷子与巷子之间是互相连通的,宛如大笔书写的“田”字或“井”字。要是方向感不好的人初到这里,说不定还会迷路。
此间的巷子有宽有窄,宽的可容汽车、卡车通行,而窄的三轮车与自行车交汇都有点困难。因是“阡陌纵横”,穿梭于其间,我们尽可以拣一条人少的巷子来走,完全不必担心堵车,毫无疑问,这远要比在外间四车道的大马路上骑行顺畅得多。
穿巷而过,阳光被两边的房子挡去了八九分,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面,让本就寂静的小巷更添了几分幽深。巷子里有风,名为穿巷风,时徐时疾,扫去地面的温热。哪怕是一年里最难熬的三伏天,这里也比外间要凉上几度,风吹在手上和臂上,清清爽爽,分外舒适。
路边有几只小奶狗,张着嘴,做出一副凶狠模样,朝我吠了两声,却并未追逐而来。我从巷子里经过,偶然瞧见面对面居住的两户人家,互相道着“早上好”,亲亲热热的样子,跟以前、跟我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尚在沉思,忽然间,几声蝉鸣打破了小巷原有的宁静与和睦。它们从路边的樟树上传来,穿过长长的巷子,顺势翻过墙头,跑进人屋里去了。于是乎,知了知了的声音,满屋缭绕,落入行人的耳朵里,好似巷子在说话一般。
事实上,“巷子”一词天生带着古意,如同一首诗穿越了长长的时间的河,来到今天,风雅不减。即便身居都市,人们也能自都市的热闹之中捕捉到丝丝清幽雅意。诗人戴望舒的《雨巷》则将江南小巷深深地写进了人们的心里,想当年,多少人因为这首诗迷上了“悠长、悠长又寂寥”的下着雨的江南小巷,渴望相逢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滴滴”两声,将人拉回现实。巷子的尽头即是马路。将至路口,早餐店里传来豆浆、油条、粢饭、包子的香味。穿过巷子,古意半掩,人间烟火的气息立时浓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