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校长”王筑英:我退休了,可是我应该来
作者:马召凤 张付全 时间:2021-09-10 阅读:286
“空降校长”王筑英:我退休了,可是我应该来
记者 马召凤 张付全

王筑英与学生亲切交流
“我应该来,哪怕是退休了,我也应该来。”2020年8月24日,贵阳市省府路小学刚刚从副校长岗位上退休下来的王筑英来到了贵州省极贫乡镇石门乡的石门小学支教,担任第一校长。说起来的初衷,王筑英只有简单的四个字“我应该来”。这四个字看似轻描淡写,于王筑英而言,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为了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贵州省教育厅的组织下,贵阳市教育局、云岩区教育局积极响应,并安排贵阳市省府路小学与威宁县石门乡石门小学结为对子,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筑英从贵阳来到威宁最偏远的乡镇,并在石门小学担任第一校长。
和王筑英一起来的还有王承伟和肖建两位老师,不同的是,王筑英是退休之后又重新回到岗位,今年她61岁了。
初见王筑英,她和想象中的退休老教师不同。没有想象中的老态,甚至比很多年轻教师要更加有活力。谈到她的教育经历,尤其是到达石门小学的一些经历,她滔滔不绝地说了半天。
第一次来到石门小学,石门乡常有的雨雾天气让王筑英有些不适应。而让她印象更深刻的是这里的孩子们。“我和他们打招呼,他们都有些怯生生的,不说话。”在到石门小学的第二周,王筑英就开始了她的工作。
这位61岁忽然从贵阳“空降”而来的校长,让石门小学的老师有好一阵子不适应。因为老师们不知道,自己的堂课上,时不时的就会突然多了一位特殊的听众。王筑英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来到石门小学后,她工作的重心主要是致力于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她采取的方式就是走进课堂,听老师们上课。
赵燕是石门小学的副校长,也是一名语文老师,她对王校长的记忆尤其深刻。王筑英在石门小学听的第一节课就是她上的。“王校长来了之后,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听课,她听课是非常认真的,每次她在台下听,我都感觉特别紧张。”赵燕的紧张不仅仅是因为这位特殊的听众是校长,更是因为她是专门来“挑刺”的。王筑英的听课记录本上,详细地记录着老师上课的知识点和不足,包括老师和学生互动的方式,讲话的语气,课堂节奏的把握等等。每次听完课,她都会找到上课老师,将她所记录的这些内容一一说给老师听,并作出指导。这种高标准和严要求的上课方式,让石门小学每一个老师无形中有了压力。
一开始,石门小学的老师们以为这种方式不过是王校长“新官上任三把火”,不会持续多长时间,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王筑英似乎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在后来的一年多里,听课成了王筑英每天的工作内容。每天她会到教室听不同老师上课,平均一天2-3节课,然后针对上课过程中的问题一一点评。
王筑英的听课和点评让很多老师从中获得了教学技能的提升。“一开始,听完王校长的点评之后,都感觉自己不会上课了,但是她点评之后还会继续来听,看看你有没有进步。”正是在这样的督促之下,石门小学的教学成绩提高了。(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