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09-28

黑土河镇:文华俊家的“创业梦”

作者:周天贵 李继航 时间:2021-09-28 阅读:238


 
文华俊在查看魔芋的长势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文华俊早早地来到自家的魔芋基地转了一圈,看到齐腰深的魔芋,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今年应该有一个好收成了!”
  文华俊,家住黑土河镇爱华村,自去年打工回家以来,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家和魔芋基地来回奔波。
  “我接触魔芋种植仅仅一年,但我父亲已经种了4年了。”谈起自家的魔芋种植之路,文华俊十分感慨。
  文华俊的父亲文荣征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大半辈子都在与土地打交道。前几年,四个子女都在读书,2014年,文荣征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魔芋种植,看到别人种植下来效果很好,文荣征决心种植魔芋增加收入。
  2018年,在各项惠民政策的帮扶下,文荣征顺利脱贫,但种植魔芋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作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没有任何技术的支持下,第一年,文荣征种下去的3亩魔芋因为肥害死了大半,看着满地枯死的魔芋,那段时间文荣征苦苦思索,魔芋种植出路在哪里?
  当时,远在广东东莞打工的文华俊得知家里的消息之后,赶忙打电话来安慰父亲,面对眼前的困境,两父子都沉默了。搞种植,必须得懂技术才行,弟弟大学学的不就是农业这方面的专业?也许弟弟会有办法。
  “爸,小旭在吉林农业大学读书,学的就是农业专业,要不您问问他?”“不行,我不能影响到小旭的学习,没事,先种着看吧,实在不行就不种了。”文荣征不想打扰正在上学的儿子。
  作为长子,不能替父亲解决问题,心里很是难受。于是,文华俊瞒着父亲将消息告诉给了弟弟文华旭,正值大二的文华旭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让父亲改进了种植方式,家里的魔芋成活率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根本的问题却不是电话里的三言两语能解决的。
  2020年初,因新冠疫情的耽搁,学校延期开学,文华旭决定利用假期,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彻底帮父亲解决魔芋种植的难题。通过实地观察,文华旭和父亲哥哥自己烧石灰,用石灰改良了土壤,合理规划魔芋种植方式,针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文华旭一样一样地进行实验,最终,父亲遇到的种植难题解决了。
  去年,在外打工的文华俊回到家里,从父亲的手里接过了魔芋种植的接力棒,魔芋种植规模也从3亩扩大到70亩,虽然规模扩大了,但文华俊信心十足。
  在确保哥哥文华俊完全掌握了种植技术之后,文华旭继续回到学校进修,他告诉哥哥,只要有需要,他随时回来。
  “现在,我家种植的魔芋已经扩展到了70亩,还有1亩魔芋种植实验地,因为面积增大,家里人根本忙不过来,我现在都是找人来基地务工。”在文华俊的示范带动下,现在周边已有7户人家跟着他种魔芋,每天多的时候,基地里有十五六个村民在基地务工。
  如今,文华俊家的70亩魔芋长势喜人,今年将是个大丰之年,预计亩产在3吨左右,每吨产值在6000元左右,收获的魔芋直接运到威宁县城销售。
  “下一步我将扩大魔芋种植规模,加大科技投入,增加魔芋附加值,争取把魔芋做成家乡的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到魔芋种植,带动更多的人增收致富。”谈起未来的规划,文华俊满脸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