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一朵开在时光深处的桂花
作者:汪爱贤 时间:2021-11-25 阅读:252
俗话说:“八月桂花遍地开,九月桂花香千里。”正值金秋时节,我家小院门前的桂花又开了。
桂花树约三米高,树冠不算大,但四季枝繁叶茂。每年九月,淡黄色的桂花,便密密匝匝,一撮一撮地长满了细枝末节,直到次年的三月,树上的桂花还在低调地吐着芬芳。
桂花作为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象征着崇高、贞洁、友好和吉祥,深受大众的喜爱,也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花之一。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就把桂花的独特神韵写到了极致——“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唐代诗人杨万里这首咏桂花诗,则巧妙地引用了传说之典,将桂花的暗香浮动和十足的仙气描写得生机灵动,让人充满了幻想。曾读过郁达夫的《迟桂花》,作者眼里的桂花是这样的:“恬淡含蓄不张扬,慢条斯里地在空气里递着脉脉甜香。”由此可见,作者对桂花的赞誉和喜爱
我喜欢在下雨后观赏桂花。被雨水洗刷过的树叶,墨绿而无尘,清新而透亮。细小的桂花,沾满了雨珠,星星点点,似坠非坠。用食指轻轻蘸一下水珠,点到舌尖上,竟然有一丝清凉又淡淡的甜味。有人说,雨后的桂花尤其香,湿度越高,香气越浓,持续的时间越长。我想,这大概是雨后的空气被净化了,我们躁动的心灵被雨水滤除了杂念,才能够细细地体味那些曾被忽视的美好吧!无论晴天雨天,桂花的香味都是收敛而含蓄的,不夸张,不炫耀,但这种独特而低调的幽香是可以直抵人心的。
桂花不仅有观赏的价值,还有一定的食用价值。中医认为,桂花性温,入药有散寒破结、化痰生津之功效。古人也认为,桂为百药之长,用桂花酿造的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故早在汉代,桂花酒已被视为敬神祭祖的佳品。
有一次,我倚在小院门前等快递,看到有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流连于桂花树下,捡拾散落在地上的桂花。我问她,这些捡起来的桂花有何用?小女孩说,她母亲是个嗜茶之人,洗净的桂花,可以拿来泡茶喝呢。说来也怪,每当桂花盛开的时节,只要我闻到桂花香,脑海中便会浮起一片掠影:有一位清雅的女子,穿着一袭长裙,在干净明亮的屋子里,品着桂花茶,安静而端庄。我想,每一个喜欢桂花的人,有桂花相伴的日子,内心都是踏实而丰盈的。
如果神可以让我幻化成一朵花,那就让我做一朵小小的桂花吧,做一朵清雅到极致的桂花,没有牡丹的富贵,玫瑰的妩媚,梅花的冷傲,只想开在时光的深处,安静地绽放出属于自己独有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