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作者: 时间:2021-12-03 阅读:225
(上接1版)
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创新方式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今年5月,12个类型、200个公众号入选“首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这些重点建设的公众号通过打造一批形式新颖、参与广泛的网络思政品牌项目,推出一批通俗易懂、广受欢迎的新媒体产品,以网络思政的创新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
政策精准务实,举措成效喜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数量持续增加,“大思政课”建设格局不断拓展,思政课教师队伍迅速壮大,“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在全国年轻听众中引发“追剧”效应,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全面推进……如今,思政课已从“曲高和寡”走向“润物无声”,在广大学生中成为有内涵、能“解渴”、合“口味”的“金课”,进一步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
风正帆扬 奋楫争先——广大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前进,推动青少年学生更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巍巍井冈山,层峦叠嶂,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此燎原。
6月11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启动仪式在江西井冈山举行,并与上海、深圳、嘉兴、延安、雄安等地联动,串起建党百年历史,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广大师生心中种下了理想信念的种子。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呈现持续加强改进、不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这是更高质量的思政教材——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伊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投入使用。
这是更受欢迎的思政课堂——
“七一”前夕举行“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启动仪式,“十一”期间举行“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今年以来,新疆乌鲁木齐市第36小学通过一系列特殊节点的特殊活动,让孩子们潜移默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这是更加坚定的开拓奋进——
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的西迁广场,常有师生驻足凝望。
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思政课上,教师们邀请西迁老教授走进课堂,将“西迁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西迁精神”的新传人,也不断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
今天的思政课,在逐步打通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的“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从“独奏”变为“合奏”。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激扬起教育发展的澎湃动力。
就在不久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会闭幕当晚,一场主题党日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在支部书记带领下,学习全会公报,交流认识体会。
点点滴滴播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教育战线正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不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青少年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接续书写新的灿烂篇章。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