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支书的公仆情怀
作者:马永坤 时间:2021-12-09 阅读:303
一位老支书的公仆情怀
——记双龙镇江林村原党支部副书记所银光
通讯员 马永坤
“唯一让人感到真实和骄傲的,是昂首挺胸奋斗过的青春”。谈到因村“两委”换届卸任后的感受,头发花白的老支书所银光眼里噙满泪水,哽咽着说出这样一句话。
现已59岁的所银光从2002年7月参加村两委工作,在副主任、副支书岗位上相继干了19年,从不争名逐利,从不损公肥私,其间有过多次担任“一把手”的机会,他都谦虚地主动让贤,总把机会留给别人。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岁月从来不言,却见证了所有人心。在群众眼里,他就是村里的“擎天柱”,村民眼里的“保护神”,说话一言九鼎,办事群众放心,每每提到他,老百姓都竖大拇指。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做事,赢得群众声声称道的所银光总是一脸和气,性情温和,现任江林村党支部书记的马永军一提到所银光,常常赞不绝口,说老所是江林村的“活地图”,村里哪家有几口人,哪家有几个碗,哪家有几只鸡,老支书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马永军还说,在长年累月枯燥乏味的日常工作中,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有些干部面对压力曾经动摇和退缩过,有些干部情绪不好曾经牢骚和埋怨过,每逢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老支书都冲在第一线,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以身作则,老支书的这种风格,常常影响和感化着许多年轻干部,让一些作风懒散、刁钻狡猾的人无地自容。
鞠躬尽瘁谋发展,公正廉洁为百姓
谈到工作中的一些往事,老支书依然对过去点点滴滴的工作记忆犹新。他说,当村干部就要有公仆情怀,不但要当“三鞋”(运动鞋、水胶鞋、皮鞋)干部,更要当好“三忍”(忍饥挨饿、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干部,练就一身“吃怨气”的本领,作为村干部,处事要公道,私心不能抱,只有让老百姓心服口服,工作才能顺风顺水。在一次群众会上,有村民当众说老支书优亲厚友,把张三家的低保拿给不符合条件的李四家,老支书气得捶胸顿足,拍着胸脯在群众面前立下重誓,耐心地向群众宣讲了党的政策,当众找出公示栏上张三家的名字,并喊来李四家当场作证,消除了群众误解,让老百姓心服口服,也把信口开河的诽谤者弄得面红耳赤。今年以来,特别是在清真寺风貌提升改造工作中,有些群众担心政府改造资金拖沓无保障,为顺利推进工作确保工作进度,老支书主动站出来,用自己全部家当作了担保,感动在场的所有村民。老支书常常叮嘱村组干部:“我不看你说得有多好,也不看你做的有多少花样,而只看你真正为老百姓办不办实事”。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的所银光,为了忠实于自己的这一诺言,把群众冷暖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致富作为第一目标,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废寝忘食,鞠躬尽瘁。地处丘陵地带地形结构较为特殊的江林村,距县城18公里,总面积8万平方公里辖8个村社,居住着回、汉、苗、彝四个民族,脱贫攻坚战未打响之前,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一千多元,多年来道路交通条件极差,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老支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重重困难面前,他坚毅的神情似乎告诉大家,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他配合村两委领导,积极奔走,多方求助,和村两委干部一道,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六个精准”要求,千方百计上措施、促脱贫、强保障。公益性岗位就业脱贫16户16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2户17人,社会兜底脱贫1户1人。发展产业脱贫15户61人。2020年全村45户23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清零,235名档立卡贫困群众医保全覆盖,45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子女教育资助全覆盖,全村569户2664名群众安全饮水、用电全覆盖,实现脱贫攻坚收官全胜。多年来,在双龙镇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支两委精诚协作下,在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村庄面貌发生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历史性提升,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7600元,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大幅提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的江林村,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活脱脱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光荣离任葆本色,高风亮节受称赞
2021年11月10日,在江林村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现场,因年龄学历结构等原因卸任的所支书笑逐颜开,但似乎心里依旧对村工作有着浓浓的情谊,不难看出,他与村两委干部难舍难分的情结写在脸上,渗透在亲切的话语中。“真心感谢所有领导和同事,能与大家在一起工作是我这辈子的荣幸,感谢大家陪我闯过了那么多的人生风雨,感谢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有你们支持鼓励,一起工作的日子是快乐的,一起奋斗的日子是难忘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配合完成好村里的换届工作,在换届选举结束后,如果大家不嫌弃,我也会发挥余热”。卸任的感言刚结束,会场想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花甲之年的他,一下子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像个不懂事的孩子,带着满眼的热泪。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基层干部,足可以带富一方群众,开辟一片乐园,所银光就是这样一个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吃苦在前,敢闯敢干,不计个人得失,不图个人名利,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建设家园的优秀共产党员。俗话说,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所银光的可贵之处,就是带着坚定的信念与责任去做党和人民交给的每一件平凡小事,虽然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别人没有想到的他想到了,别人不在意的事他主动去做了,别人觉得无所谓的事他当作大事来完成。当有人再次问他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有何感想时,所银光脸上露出些许笑容,谦逊地说:“热爱工作,坚定信念,为民服务,我是幸福的;两袖清风,问心无愧,无怨无悔,我更是幸福的;对于人生,对于工作,对于江林村数千群众,我仍是一个不及格的村干部,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
诚如那天上的流星,转瞬即逝,但仍会有人驻足于它的光辉,高尚的人们,高尚的心灵总会景仰。我们知道,所银光只是同样不懈奋斗在农村基层战线上千千万万光荣离退公仆中的普通一员,正因有了他们,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披荆斩棘,党的事业才前赴后继,欣欣向荣,花硕果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