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四项提升做好法律援助工作
作者:张树华 时间:2021-12-15 阅读:440
本报讯(通讯员 张树华) 今年以来,为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教育整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司法为民、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对政法机关工作的满意度,县司法局多措并举,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完善法律援助规章制度,提升责任意识。加强党建对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全力为城乡困难群体办实事、解难题。严格执行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严格工作纪律,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了解来访群众需求,倾听来访群众心声,为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规范工作台账,对来电、来访台账进行细化,提高工作规范化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结合工作实际,完善了受理、审批、指派、收案、卷宗归档、质量监管的制度,明确办案负责制,进一步提升管理责任质量,服务群众满意。
“零距离”办理,提升服务意识。实行法律援助工作事项“一次性办好”,就近服务群众。积极打造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在看守所、消防救援大队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全41个乡镇(街道)设立法律援助站,618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每个村配备1名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公示其联系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对老年人、妇女、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切实增强法律便民服务效果。
“点线面”立体宣传,提升法律保护意识。以县城为点辐射到乡镇(街道),再由乡镇(街道)拓展到村(社区),横纵点之间形成宣传面,再确定重点区域和对象,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主题宣传活动。针对防疫形势的需要,充分利用传统和现代宣传媒体,发挥普法短信、法治文化墙、法治展板、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作用。同时,适时发布法律宣传服务资讯图片,有效扩大法律援助知识覆盖面,提升法律援助在群众中的知晓率。
以开展案件回访为抓手,提升群众满意度。落实法律援助办理案件回访制度。县司法局安排专人定期或不定期逐一进行电话回访当事人,宣传为民服务职能,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落实好满意度追踪调查,督促援助案件案件办理质量,扎实确保受援及时、服务到位,真正让每个受援群众在法律援助中感受到司法行政工作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