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12-15

奋力开创示范区建设的美好未来

作者: 时间:2021-12-15 阅读:249


 奋力开创示范区建设的美好未来
——写在市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
□ 毕节日报记者 韩贤普

  牢记嘱托,磅礴乌蒙唱响振兴曲。
  感恩奋进,美丽毕节启航新征程。
  在2021年即将圆满收官之际,毕节迎来了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中国共产党毕节市第三次代表大会。
  数百名代表肩负900多万毕节人民重托,齐聚七星关,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共商未来五年发展大计。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十四五”大幕开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对毕节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时间节点,召开市第三次党代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切历史之脉,舒发展蓝图,大时代呼唤大担当。
  走过33年风雨阳光路,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毕节试验区,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进入了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新时期,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以奋斗之姿,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新时期要有新作为。
 
 
  每一个时间的刻度,都标注着发展的坐标。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着毕节的脱贫问题。念兹在兹,总书记3次对毕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在讲话中提到毕节。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实施好《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4年5月15日,在毕节脱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毕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2017年10月19日,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018年7月18日,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毕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种特殊关怀和特别关爱,在2021年,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升华,令人心潮澎湃。
  2月3日,农历立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山水如洗、风景如画的黔西化屋村。
  习近平总书记远眺乌江山水,近察乌江生态环境和水质情况,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毕节市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对毕节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召开市委全会、市委常委会、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市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宣讲等形式,对贯彻落实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全力推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毕节发展注入了温暖而强大的动力。
 
 
  每一颗感恩的心,都是一粒奋发的种子。
  一条条宽阔的道路,铺开一项项惠民利民的暖心工程;一座座生机盎然的大棚,成就一个个助农增收的致富产业;一户户干净整洁的院落,映照一张张真情流露的幸福笑脸……
  从贵州屋脊到赤水河畔,从绿漫山野的海雀到碧水长流的化屋,从生产车间到消费市场……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折射毕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五年,是一把标尺,标注毕节发展的速度。
  五年,是一次检验,验证毕节发展的质量。
  开创示范区建设的美好未来,我们已经创造了“十三五”的可喜成就。
  这五年,毕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均突破2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经济实力稳居全省第三。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2%、10.1%。
  这五年,毕节彻底撕掉贫困标签。减少贫困人口130.16万人,198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32.48万人搬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大山。
  这五年,毕节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中心城区和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以上。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完成营造林85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
  这五年,毕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铁路运营里程53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81公里,毕节飞雄机场直飞21个城市、通达134个城市。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
  这五年,毕节城乡面貌不断改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0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34.4%提升到49%。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园林城市。续建公租房10.7万套、改造城市棚户区19.6万户、老旧小区6863户。实施16个省级示范小城镇、120个特色小城镇、198个“镇村联动”工程。
  这五年,毕节发展活力持续释放。“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市级政务事项100%进驻政务大厅,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50万户,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5%。毕节海关挂牌成立,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1%。
  这五年,毕节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90.17%、95.16%、91.07%,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城镇新增就业39.58万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和市级统筹,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每一滴奋进的汗水,都会收获成功的果实。
  年末岁尾,山清水秀、欣欣向荣的黔西市化屋村,已成为贵州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我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关怀和期望,继续努力奋斗,把日子过得像黄粑一样甜美。”总书记到访过的赵玉学家,办起了民宿,卖起了黄粑,日子越过越好。
  “我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带动身边更多的姐妹一起致富奔小康。”黔西市苗族蜡染非遗传承人彭艺,把蜡染卖到全国各地。
  春华秋实又一年,硕果累累写忠诚。
  开创示范区建设的美好未来,毕节“十四五”开局的精彩答卷正在徐徐展开。
  ——经济增速进位明显。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5.86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7.11亿元,排全省第1位。农林牧副渔总产值增速9.8%,排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9%,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0.4%,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增长15.8%。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9%,开通5G基站815个,培育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标杆项目8个、示范项目54个。引进阿里巴巴、美团等公司和机构落地毕节,开展就业服务、教育培训、人才交流。
  ——生态文明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完成营造林89.12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118.6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新增耕地433.69公顷,新增草地1200公顷,治理河道120千米。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前三季度,规上十大工业完成产值618.8亿元、增长11.1%。中国石化PGA、黔西碳酸二甲酯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34.6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2.11万亩,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430家,党组织领办村集体合作社7229个。接待游客量、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2.38%、90.31%。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6.1亿元,获国家、省支持项目资金165.19亿元,储备“四化”及大生态基金项目947个,总投资1.27万亿元。
  ——发展动能加快培育。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626个,到位资金821.72亿元。“贵人服务”“毕须办”品牌影响力加大。新增市场主体6.46万户,总量达56.6万户。争取到国家科技部子项目3个。选派655名省、市、县科技和农技人员到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实现已出列贫困村全覆盖。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15.86亿元,“雪亮工程”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24万人、完成率102.36%,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2.34万人、完成率105.31%,开展职业培训17.6万人次、完成率159.96%。
  成绩是衡量奋斗的坐标,也是丈量发展的标尺。
  站在时代的潮头回望,更能领略大河奔腾之势,更能体会毕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信心决心。
 
 
  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年底将至,毕节重大项目建设再迎喜讯:夹岩水利枢纽即将下闸蓄水,镇赫、赫水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叙毕铁路建设稳步推进……
  大踏步前进的毕节,正以全新的形象屹立在黔西北大地。
  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才能明其所往。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为毕节发展凝聚了磅礴的时代伟力和恒久的精神动力,也激发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无穷的创新活力。
  而今,毕节已经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兑现了“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庄严承诺,实现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而今,毕节已迈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开启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新征程。
  回顾以往,展望前路,毕节定会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必须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恩重如山。要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让忠诚核心维护核心成为毕节最鲜明的政治底色和政治品格。
  必须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毕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繁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严峻,民生欠账的短板仍然突出。必须保持昂扬斗志,紧盯差距短板,才能交出合格答卷。
  必须深化改革,锐意创新。自试验区成立以来,改革已成为毕节的主旋律,创新已融入毕节人的血液和灵魂。由“试验”升级到“示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唯有靠改革闯新路,靠创新做示范,才能激发创造力、提升竞争力。
  必须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继续提升完善统一战线帮扶、东西部协作体制机制,凝聚起建设示范区的强大合力。
 
 
  每一个时代的前行,都是使命的交付。
  3年前,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毕节的重要批示中赋予了毕节 “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的“三大主题”。
  自此,开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美好未来,我们责无旁贷。
  必须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全面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用绿色发展擦亮示范区建设的“底色”; 必须着力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用人力资源开发检验民生福祉的“成色”; 必须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除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让体制机制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本色”。
  贵州省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作出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决策。市委专门召开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部署,对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在示范区建设中,我们要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首要任务,把新型城镇化作为重要引擎,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基础支撑,把旅游产业化作为重要支柱,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
  时代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
  只要全市干部群众万众一心、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只要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只要我们坚定自信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我们就一定能开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美好未来,就一定能谱写出“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精彩毕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