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伟大胜利
作者:县委党校党委副书记 陇华 时间:2021-12-20 阅读:268
近一段时间以来,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下面,联系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几件大事,谈谈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处理重大问题取得的伟大胜利。
一、延安整风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遵义会议后,党的路线已经走上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但处于战争年代,党没有时间和精力完全清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危害,加上抗战爆发后,爱国力量迅速聚集到我党的旗帜下,他们来自各个阶级、阶层,带来了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这就有必要集中开展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总结和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拉开了整风运动的序幕,1942年2月,他又先后作《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推动整风运动开展。整风的方法,是认真阅读整风文件,联系个人思想、工作、历史以及所在地和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自我批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要相信党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干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犯了错误的人,大多数是可以改的”,“打击面要小,教育面要宽”。这是毛泽东同志深刻总结党内斗争历史经验提出来的,是延安整风的宗旨。
在整风运动中,党中央于1942年5月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确立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根本方针,也为社会主义文艺指明了方向。
整风运动在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后结束。这个决议总结建党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段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杰出贡献,是一场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延安整风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由此,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开创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崭新局面。
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
建国初期,为了尽快改变中国贫穷和落后的面貌,党力图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1957年、1958年先后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躁冒进,引发严重浮夸,给国民经济造成较大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党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面对严重困难,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决心认真调查研究,调整政策,纠正错误。1960年11月,党中央发文要求坚决纠正“共产风”,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基本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把假大空、浮夸、过高的经济指标调整下来;巩固生产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设施要进一步巩固;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项目,充实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后来,又出台了“农业六十条”和“工业七十条”,将调整方针具体化。1962年11月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带头进行自我批评,经过两年的调整,各项事业呈现明显的健康发展势头。在此基础上,1964年底,周恩来在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郑重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国民经济的调整,是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涉及工业、农业、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的调整。通过这次调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虽然没有达到所谓的“突飞猛进”,没有那么亮丽耀眼,但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担当,不务虚名,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民生幸福为本,果断进行了调整。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势头更加健康,使我国经济能够经受住“文革”初期的严重冲击而没有崩溃,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一次单纯的国民经济调整。
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粉碎“四人帮”后,较长一段时间,党进行了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但是,十年动乱和更长时期“左”的思想影响,要在短时间内消除并非易事,突出阻碍就是“两个凡是”,拨乱反正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党和国家工作出现了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这种状况引起党内外许多人的思考,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毛泽东的指示,判定历史实践的是非标准到底是什么?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南京大学教师胡福明撰写的《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如思想的利刃划破了中国的苍穹,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场深刻并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同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之后,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深入各行各业、各阶层,党内外呈现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局面,但同时也出现一些乱象,有的人对新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理解甚至抵触,少数人则是恶意曲解“解放思想”,肆意夸大党和毛泽东所犯错误,其目的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文化大革命”上。
邓小平同志敏锐地觉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多次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根据形势的发展,中央多数领导同志认为有必要尽快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文化大革命”作出正确的结论。1979年6月,中央决定由叶剑英在国庆三十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对“文革”进行了初步的基本评价,作出了细致分析、严肃批评和深刻反思,为全面评价毛泽东和“文革”提供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准备。
1979年11月,中央着手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同志先后十多次召集起草组开会,发表了许多重要指示,他说“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他还说“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关于“文化大革命”,小平同志认为“是严重的、全局性的错误”,后果极其严重。“决议”很好地贯彻了他的这些指示精神。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三十年来党的历史进行客观的、科学的总结,特别是正确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文化大革命”。重新恢复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重新确立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后,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
四、“两个不能否定”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举世公认。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评价,出现过两种极端看法。一种是完全否定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认为搞社会主义是“误入歧途”,改革开放是逐步接受西方“普世价值”的过程,应该以西方为标准“彻底改革”;另一种是把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归咎于改革开放,认为改革“搞过了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两种观念尽管不同,但都是把两个历史阶段对立起来,不利于凝聚共识,深化改革,推进发展。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召开前的一段时期,正是西方利用舆论话语权对我党、我军、我国历史进行歪曲、污蔑达到顶峰的时期,正是国内公知盛嚣尘上的时期,各种诋毁我党、我军、我国光辉历史、优良传统、优秀文化、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的言论大行其道,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人中造成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甚至影响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认知,有必要进行澄清。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讲话,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的观点。即: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两个历史时期,是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改革开放前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中国继续前进,取得巨大成就;对两个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7月1日举行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简要概述了党在四个历史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并概括总结了伟大的建党精神。
“两个不能否定”为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好了思想准备,“七一讲话”则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
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上形成的第三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个“决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党的历史,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对党的十八大以前党的历史,前两个历史决议、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献有过论述、作过结论的,这次全会决议坚持了这些基本论述和决议。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习近平同志在建党九十五周年大会、建军九十周年大会、建国百周年大会等重要会议上都作过总结和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百年奋斗的新认识,这次会议的决议体现了这些新认识。决议还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五个重大成就和十条基本经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在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必将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局面。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我们学习党史中的上述几个事件,窥斑见豹,须知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辩证地、历史地、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一定会取得重大成就,赢得伟大胜利和荣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党的胜利,是唯物辩证法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