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12-21

威宁采取“加减乘除”四举措治理农民工欠薪

作者:唐语明 时间:2021-12-21 阅读:320


   本报讯(通讯员 唐语明) 今年以来,县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领导小组办公室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工作,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题,全面落实在建项目工程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用工管理。坚持源头治理原则,采取“加减乘除”四举措,有效解决了农民工欠薪突出问题。
  加大宣传力度做加法。结合开展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和冬季欠薪专项行动,加大日常巡视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组织住建、交通、水利、工信、教科等部门业务骨干,深入企业、工地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最低工资标准》、《劳动监察条例》、《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目前已开展法律宣传10次,张贴宣传海报1000张,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接受咨询1200余人次。
  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做减法。县人社部门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简便维权流程、畅通维权渠道。同时向社会公布各行业主管部门欠薪维权电话,通过设立举报投诉接待窗口、维权告示牌、信箱、网站等渠道,及时受理解决农民工欠薪举报投诉,确保农民工“投诉有门”。 坚持“以调为主、以裁为辅,调裁结合”的办案机制,开设农民工劳动争议维权处理“绿色通道”,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做到了主动出击,确保案件“快立、快审、快结”,不断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诚信体系建设上做乘法。为欠薪企业算好成本账,建立完善重大违法行为公示制度和失信联动惩戒机制,对用人单位实行分类监管,督促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定,履行守法诚信义务,让守信者“一路绿灯”、使失信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加强与公安、法院、检察机关的信息对接;通过多部门的联合惩戒,切实发挥刑法对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的威慑作用,坚定不移当好和谐劳动关系的“裁判员”。
  部门联动做除法。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逐渐形成人社部门牵头总抓、各行业主管部门分头负责、部门配合默契的良好工作局面,改变了过去人社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逐一检查辖区内在建工程项目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主要针对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农民工实名制管理、银行代发工资、全员实行实名制打卡、按月足额支付工资、足额交纳工资保证金及维权公示等内容进行重点检查。对存在问题的项目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此外,还积极推行“日问周清月结”工作制,建立健全案件周会、例会制度,优化办案流程,提高办案时效,想民工之所想、急民工之所急的“保护神”理念。
  截至目前,下达保证金催缴通知书30份,限期整改通知书122份;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38份;行政处罚决定书 16份;列入失信黑名单企业1家;作出行政处罚企业1家;开展各类执法检查120余次;全县已有25个在建项目入库省平台,录入信息370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