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记忆
作者:张海 时间:2021-12-21 阅读:288

从海拉调去新发那天,也是一个寒冷的冬季,眼前一片冰天雪地。转过一道又一道弯,翻过一道又一道梁,横跨两百多公里啊,路遥远而漫长。跟我开车的兄弟,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讲,只是不经意间有些感叹。这样陡峭崎岖的路,毕竟有些提心吊胆,足足走了五个多小时。记忆中,满山遍野的雪,压弯了树,压倒了竹。记忆中,泥泞不堪的路,这就是征程,就是旅途。走好自己的路,耳边缠绕着组织、领导的叮嘱。
大雾朦胧,悬崖峭壁。我新的工作就这样突然的在这里开始,南山北水、风土人情,有太多太多的差异,学着适应、学着熟悉。很多很多的人和事都是第一次 ,彼此间的陌生,强装成客气。乡镇的工作就是这种规律,有的忙着介绍情况,有的带着熟悉环境,会议几场、就餐几顿、入户走村,我们开启了共同的耕耘。找方向、谋发展、问民生,开沟引水、修桥补路、处置纠纷,对于年龄正当、激情犹然的我,也倒不觉得寂寞和空虚。什么这里“水很深”、这里“人很乱”等等的温馨提醒,还没有来得及去顾及,就早早的融入了这个拥有五万多人的大家庭。
一起共事的同志们都很努力,尽职尽责、殚精竭虑,是的,在这么偏远贫困的地方就要用这两个词。一贯的工作脾气,不喜欢单处,所以尽管是三十多个村的大乡,我也只把班子分成两三个组,突出深入细致的同时也考虑相互照应,推进工作的同时也达到了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的目的。有事共同面对,无事大家搁一块聊天、谈心,不觉间,一个和谐、团结、有力的团队就这样磨合成了。从相互试探、初步了解、斟酌把量,到情投意合、亲密无间、情同手足,用官方的话来讲,是我做了大量的工作,用我们当地的时尚用语,是我还是有点干本事。经几个地方的轮转佐证,我得了个一生都引以为荣的评价,“很会带队伍,很会带弟兄”。“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也就顺理成章成了我人生的格言、人生的坚守,背地里整人的小人行径,永远学不会,永远粘不了我的边,自然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好处、值得处。
我们在这里尽心尽力,我们在这里同心同德。我们解决着人民的所需所盼,我们化解着群众的疑难困惑,我们编织着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把老百姓的事当事干”,“老百姓把我们当亲人看”。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我没有找到一个所谓的“刁民”。我们时常走村串户,我们时常跟群众在一起,群众也欢迎拥护,心里的话跟我们讲、心里的怨跟我们倾,我们共同商量、我们共同面对、我们共同支撑,农村人就是习惯农村人,农村人就是喜欢农村人,老老实实,真真实实,不强人所难、不想入非非,没有一个解不开的结,没有一个跨不过的坎,我们真正在这里诠释了血浓于水、真正在这里演绎着鱼水相依,老百姓叫的“书记”才悦耳动听。“劝君莫携顽石走,路上行人口似碑。”多年以后老百姓能记得这些事、记得这些人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一年多的时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说短,觉得他短得不够看一次春来春往。说长,也足已把这里山山水水、把这里的风土人情细细品尝。于是,我不让一点时光虚度,工作之余,也搞一些写写画画、也拍一些美丽风景,主席、乡长也都是艺术家,能写会画,随时都能捕捉最美的镜头、随时都能写出心中最美的景心中最深的情。班子成员、干部职工也都喜读喜看喜写,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硬生生把这些乡旮旯里的大老粗们打造成乡镇的“文人”。我们笔下的“姑娘山”、“月亮泉”、“蝴蝶湖”、“观音岩”,我们镜头里的“峨嘎大草原”、“梅花山雾海”、“吊水岩瀑布”,每一处都如诗如画、每一处都多彩多姿,让人神往、让人痴狂,“谁说仙境在天上,山乡也有小蓬莱”,我们也有我们的风景、我们也有我们的骄傲、我们也有我们的自豪。我们精心经营这片土地,我们热情讴歌这方人民。
一年多的时间,不通的语言也通了,猜忌过的事也明了,在眼里的都是一片美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群众渴求的眼光、美好的向往,也看到了我们欠这里人民的很多很多民生账,于是我们奋力拼搏、竭力担当。我们共同誓言,在这里抓任何发展、搞任何事业不准欠老百姓一分一厘,所以这里的人民相信我们、爱戴我们、感恩我们,说我们是好人。我们在悬崖上凿出通往人心的路,我们在山涧中引来滋润民心的泉,我们在干群间搭起了连接真心的桥,我们位卑言轻,但我们对群众的承诺一言九鼎。“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称不上“吏”,但我们随时随地都记着己任。扎根在乌蒙山间、可渡河畔,我们不羡慕外面世界的精彩,我们没有“忧谗畏讥,感激而悲者”的失落,我们激情满怀地装点我们的人生舞台。我们没有“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困扰,我们只要乡亲们幸福、满足、真实、发自肺腑的笑脸。在这里与世无争、心静如水,那时朋友很多、很真实,不尔虞我诈、不争权夺利。那时候全乡使用一个铃声,象征着一个声音,心无旁骛。
开会了,偶尔也在台上多说几句,大家也由衷的洗耳恭听,掌声不要安排,凌乱一些更好,因为内心的情感没有节奏。玩手机也好、窃窃私语也罢,不必要强迫,随心所欲也效果斐然,想听的东西他会听,想听才会想做,强迫无法让人心悦诚服。一个人去领会来的政策传达得不偏不倚,不政出多门,不同床异梦,大家齐力同心、大家荣辱与共。委屈的时候互相安慰、疲惫的时候共同给力,再难的事一起面对,所以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我们穷日子穷过,但是必须随时保持应有的精气神,精神抖擞、理直气壮、旗帜鲜明,“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坚强如钢的团队把梦想种植在希望的田野。守护着一方的安定团结,实现了一方的繁荣富强,这里一直静谧安祥、这里一直和谐安康,这里一直欣欣向荣、这里一直蒸蒸日上。
离开新发,虽然是春天,但天仍然没有晴。告别的座谈会上,我们都哭了,哭得没有掩饰、哭得淋漓尽致,因为许多的记忆抹不去,许多的情感别不离,那些朝夕共处、那些携手并肩都将不会继续,虽不是天涯海角,但也不会再朝朝夕夕。这样的别离没有几次,毕业一次,调离三次,每一次都刻骨铭心、每一次都挂肚牵肠、每一次都依依不舍。不知怎么的,没有城府的人情感都要真挚一些,虚伪换不来泪水。村里的同志们说我这次说话不算话,昨天的会上都还在说不离开我们,要一起战斗,今天说走就走了。离开后多次电话里听到的“我们想您”,我都心潮翻滚、泪眼迷离。什么时间出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到县城报到已是傍晚时分,帮我收拾行李的同志很是心细,我喜欢的书,我写的日记帮我在新的办公桌上摆得整整齐齐,我很是感激,我也懂得未来的日子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就这样,告别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告别了这里的父老乡亲,转战在新的征程。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民、这里的一切,我永远都难以忘怀,时时重复在梦里夜里,一草一木都亲切、点点滴滴都难舍。
离开后,很少回去,回去怕未尽事宜的羞愧,怕物是人非的伤感,怕岁月远去的沧桑,怕一事无成的彷徨。有时也想着刻意回避,但怎么也无法控制,总想听那里的一些人和事,总想听那里的岁月安然、那里的人民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