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12-21

威宁:“八抓八增”推动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有力有序开展

作者: 时间:2021-12-21 阅读:257


   本报讯 自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开展以来,威宁县强化措施、创新思路、精心组织,“八抓八增”推动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有力有序开展。
  抓示范引领,增强“向心力”。县四家班子高度重视,统筹谋划,高位推动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工作。四家班子成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上率下,带头开展学习教育,带头开展自查自纠,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比照一级干”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县委共召开4次常委会议对全县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工作进行有效调度。县委主要领导和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各职能组组长通过召开调度会、调研走访、现场办公等方式强力推进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工作。
  抓机制创新,增强“推动力”。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分片联系机制,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综合协调组将全县152个单位分为7个片区,每个片区明确1名联络员指导督促抓好相关工作,最大限度把工作具体化、清单化,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建立一天一调度一统计工作机制。坚持“一盘棋”思想,紧盯作风教育大整顿各项工作任务,对各乡镇和部门实行一天一统计一调度,认真梳理汇总,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研判分析问题,有针对性进行跟踪调度。创新“工作提示+问题清单”机制。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追责问责组和督查督办组整合力量,通力协作,采取“工作提示+问题清单”方式,将巡视巡察、各级各类督查反馈问题及本次自查检视问题反馈给各责任单位,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推进整改。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追责问责组督促指导县政务服务大厅立足工作实际,组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与线上“盯事在线”网络平台相结合,及时受理群众诉求,疏通处理政务大厅其他窗口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成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
  抓警示教育,增强“防疫力”。组织全县干部职工接受警示教育,早打预防针,常吹廉政风,常敲警示钟。县“四大班子”成员、市管干部、县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370余人赴毕参观全市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展。同时,县纪委采取划片区、分领域的方式,由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5个纪检监察室牵头,督促、指导全县所有县直单位和41个乡镇(街道)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忏悔视频,宣读悔过书、通报等方式对全县30876名公职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成占地240余平方米的警示教育基地。
  抓问题检视,增强“免疫力”。聚焦重点目标任务,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围绕政治站位高不高、人民立场稳不稳、整改质效好不好、服务质量优不优、防范化解实不实、规矩意识强不强“六个叩问”,深入查改对党不忠、三观不正、初心不牢、为政不廉、为官不为、工作不实、能力不足“七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认真检视反思,全面清除身上的病灶和灰尘,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截至目前,全县共举办问题检视系统填报培训4期(2期线下培训、2期线上腾讯会议培训),统筹指导全县152个单位31008名干部职工开展问题检视,全县层面共检视出问题10个,各单位层面共检视出问题1049个,个人层面共检视出问题67504个,完成对各单位台账的全覆盖复审和个人台账的抽查复审。
  抓约谈提醒,增强“震慑力”。我县强化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与日常工作的深度有机融合,坚持“抓作风就是抓工作”理念,对作风漂浮,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及时采取“面对面”方式进行约谈提醒,精准点问题、理关系、教方法、明职责、传压力,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同级监督落地落实。截至目前,对两个县直部门(单位)70余人开展了约谈。
  抓问题整改,增强“发展力”。一是启动环保突出问题大整改。清单化分解环保问题整改责任,针对重点问题实行三天一调度、三天一通报,对整改进度滞后事项及时提醒、预警。今年累计印发提示单和督办单100余份,约谈33人次。推动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及2018年“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面完成整改;2018年及2019年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完成19个,剩余的北门河、草海水质未达功能区划要求和草海阳光砂石厂3个问题正有序推进,经过治理北门河河水总磷、氨氮、COD、悬浮物等指标浓度削减率达118.66%,草海水质从2015年的劣V类水质提升为Ⅳ类水质,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二是启动“3+1”保障政策落实大排查。围绕“3+1”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县纪委县监委组织开展监督检查117次,发现问题1151个,督促整改1121个,问责75人,立案64件90人,党纪政务处分68人。乡镇(街道)通过举一反三全排全查发现“3+1”保障问题27个,整改27个。县督查组督查反馈问题358个,整改345个,13个正在整改中,整改率96.4%。省市反馈“3+1”保障问题16个,整改14个,正在整改2个,整改率87.5%。三是启动国有资产大清查。开展国有资产管理专项巡察,反馈主体责任履行不力,资产流失风险较大等8个问题,形成了“公房公地”存在问题的专题报告。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针对专报指出的问题,对国有资产出售、公租房及办公用房租金未足额收取、车辆出租租金未足额收取、其他国有资产出租收入未足额收取等国有资产管理重点进行了全面清理排查,清理排查有关单位和公司未收取租金共3864.29万元,闲置国有资产三处,正督促相关部门和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限期追缴未收取租金,盘活闲置资产,最大限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是启动办公用房大清理。全面清理盘点办公用房家底,排查整合闲置房源,对县行政中心1300余平方米的办公用房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办公用房使用率的同时有效遏制了办公用房违规问题。五是启动公务用车大整治。对全县1522辆实有公车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共排查出存在少数公车加油不规范,相关职能部门未对垃圾车、洒水车、扫地车等特种专业技术用车进行规范管理,部分车辆报废不及时导致安全隐患大和干部职工违规驾驶公务用车等公务用车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专报形式呈送县委、政府主要领导阅示,已明确相关领导牵头对公务用车的购置、租用、管理、使用、处置等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六是启动问题线索处置大清零。县纪委常委会3次研究问题线索清零工作,办结各类问题线索830件,同比增长110%,对尚未办结的450件问题线索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分析”工作机制进行调度,并组建5个工作专班,抽调50余名骨干力量对重大疑难问题线索进行分办处置,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收到信访举报同比下降40.93%,运用“四种形态”处置人数增长49.7%,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数下降36.45%。
  抓督查督办,增强“落实力”。整合县党史教育巡回指导组力量,成立12个督查督办组采取包片联系方式,对所有乡镇(街道)及县直部门(单位)开展督导工作。严格对照市委工作方案明确的6个方面18项整顿重点以及三个阶段工作步骤、时间节点,围绕“上级交办事项、部门反馈问题、重点工作目标”开展督查督办。截至目前,共开展全覆盖督查督办3次,形成通报5期,工作简报6期,共发现问题11个,共接市督查督办组转办事项14件,其中1件已按要求核查完成并及时进行了反馈,其余13件正在对接办理中,针对各类反馈的670余个问题,已全部交办各工作组调查核实,确保负面问题不遗漏。
  抓宣传引导,增强“凝聚力”。整合县融媒体中心、各媒体平台资源,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两微一端”等媒体矩阵,对我县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工作成效、典型经验及做法等进行宣传报道。截止目前,在报(刊)、电视和“两微一端”、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共刊(播)相关宣传稿件共220条,其中县级媒体200条,市级以上媒体20条。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及邮箱,坚持开门纳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采取系统监测和人工全网搜索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监测并妥处干部作风类网络负面舆情8条。(作风教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