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1-12

岔河镇:山坡挂满“致富果” 甜了舌尖富了农

作者:李继航 时间:2022-01-12 阅读:344


 



果农在采摘橙子

  山下,牛栏江水清澈见底,烟波浩渺让人心醉;山上,金灿灿的黄果挂满树枝,清幽的果香沁人心脾。忙时腊月,岔河镇海坪村正是一派硕果累累、美不胜收的丰收图景。
  “喂!您是海坪村卖橙子和黄果的老陈吗?给我装上四五十斤,我明天来拿……”这几天,每天都在午后果树里穿梭的陈加宽比平时忙。
  “我是2018年开始大规模种橙子、橘子,2019年就挂果,2020年大量投产。像今年去年都是5块钱一斤,一亩地最低要产3000斤,收入15000块钱,算下来比种什么都划算。”村民陈加宽辛苦并快乐着。开始种的时候只种了几十棵,到现在发展到了3亩。回想起来,当初种果树的时候,陈加宽心里一直没底。
  位于牛栏江畔的海坪村,是一个只有220户1038人的小山村,四面群山围绕,土地破碎,耕种成本高。要怎样破解“发展”难题,摆在了村支书陈家山和陈加宽一样的村民们面前。
  2004年,陈家山去云南玉溪看望侄子,在一处果园里看到满园的橙子。细问之下,橙子品质好、收入高,已经帮助当地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当时就想,这或许能够破解海坪村的发展难题。
  从玉溪返回的时候,陈家山带回了几百棵橙子树苗。回家后,陈家山自己试种。没想到2007年,这些果树全部都挂上了果,村民们看到了希望,开始有人主动找上这个“带头人”的门,陈加宽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陈家山从玉溪带回了几千棵橙子树苗,陈加宽分得了几十棵。2010年,村里的橙子种植初见成效。
  “2014年的时候,我就从玉溪大量买进果苗,只要农户想栽,我都鼓励栽。现在在海兴、迎坪两个组,118户农户都栽上了,都有收入了,亩产最低收入在5000元以上,多的达到10000多元。”看着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陈家山庆幸自己“赌”对了。
  2017年,在退耕还林政策扶持下,海坪村大力发展果树种植。如今,海坪村种植橙子橘子350亩、黄果100亩、软籽石榴250亩、核桃400亩,村民真正享受到果树种植带来的实惠。
  海坪村只是岔河镇成功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岔河镇因地制宜,算好经济账,打好生态仗,以经果林种植为抓手,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推进软籽石榴、橘子等水果产业高效增产。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林下生姜、花生、蔬菜等产业发展,并继续实施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对现有的9548.13亩国家储备林一期进行管护,真正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岔河镇现种植软籽石榴800亩,桔子、橙子、黄果共700余亩(涉及迎江社区、海坪村、龙头山村),油茶3120亩(涉及沙营村、新发村、金钟社区)。岔河镇将持续实施“五五攻坚行动”,算好经济账、打好生态仗,积极打造全镇“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真正让群众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