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1-24

炉山镇抢抓春季晴好时节 加快香葱种植力度

作者:祖海雪 马博哲 时间:2022-01-24 阅读:414


 

香葱种植基地现场

  本报讯 (记者 祖海雪 实习生 马博哲) 近年来,炉山镇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在坝区上下足产业功夫,掌握市场行情,不断丰富种植新品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炉山镇结里坝区,作为连片产业发展的示范性基地,人们抢抓春季晴好时节,加快香葱种植力度。
  时下,走进炉山镇结里坝区,蜿蜒清澈的赖子河穿村而过,坝区内整齐安装着的农田灌溉系统俨然成为了一道靓丽风景线,一幅景美、富足、祥和的乡村画卷引入眼帘。
  人勤春来早,这里的冬季不再萧条,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忙碌的栽种景象。戳洞、放苗、填满一系列农活在村民手上显得格外娴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炉山镇田野村村民刘显菊告诉记者:“我从去年就开始在里面做起,跟他们天天做,一天做得到一百块钱。施肥、浇水、打药、拔草这些。跟基地做还是比自己种要划算点 ,自己种一年只能收一季,他们是种了收几季, 一年可以挣得到2万多块钱。”
  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对于像刘显菊这样在家的妇女,也有了一份收入,她把自家4亩地流转给合作社还能务工。这得益于近年来党支部成立的合作社,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利用机械化进行耕种,实现规模化种植。
  威宁县浩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每亩800元向村民流转土地,去年在坝区实验种植洋葱成功,今年便开始育苗,实现大规模种植。一月中旬平整完土地、起垄、覆膜,便开始进行大田移栽,一天能够种植20亩左右,抢抓最佳栽种时节,完成种植。
  威宁县浩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陈兴指着前面的这片基地介绍说:“这片土地总共有900多亩,现在准备种洋葱,已经栽了10多天,栽出200多亩来了,预计这个月月底要把洋葱全部栽完,让大家回家过年,为了抢种,现在每天干活的工人要七八十人。洋葱在明年五月份就开始售卖,争取亩产应该能达到6000(斤)以上。”
  产业选好了,还要有技术作支撑。为了把洋葱这个新产业在炉山镇做好,去年合作社还专门从云南聘请了技术人员刘华宁,他有30余年种植洋葱经验,通过实地管理指导。打通从种植、管理、销售一条龙服务,真正让农产品种得好也要卖得好。
  威宁县浩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刘华宁介绍:“这里的土质好,水利条件也好,交通也方便,去年我们开始种的已经种成功,种出来的洋葱口感好,不愁销路。云南、贵州、四川,可以全部销得完。今年准备种两季,这一季是第一季,等到三月份再育苗,六月份开始种。”
  洋葱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务工群众既可以通过流转土地得到一份收入,还能稳定在基地里务工,实现两份收入。真正让产业留在家门口,成为助农富的好途径。
  选中了产业,有了技术做支撑,村里面产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据了解,洋葱基地涉及炉山镇结里、工贤、田野三个村以及东风镇梯田村,其中田野村有172亩,涉及90余户村民,洋葱成为了该村的支柱产业。
  炉山镇田野村副主任王卫兰说:“我们村土地流转172亩,主要种的是洋葱,能给老百姓解决外出务工。有好多是在家里面带孙子、带孩子、要照顾老人的,又自由。做的是计件工,一天有100多块钱的收入。多劳多得,人勤快的话,两三千块钱基本上是有的。产业能给我们村老百姓带来很大利益。”
  两季洋葱种完以后,威宁县浩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气候条件优势,根据市场行情,继续种植红菜苔、红葱等蔬菜,确保不让土地闲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最大经济价值。
  今年以来,炉山镇农业产业发展围绕县五五攻坚行动,选好主导和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五大产业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同时结合炉山镇实际,因地制宜,打造示范点的规划,坡上有经果林,坝区有蔬菜,选好领头羊,培育带头雁,实现产业质的飞跃。
  炉山镇副镇长禄玮向记者介绍种植基地规划:“炉山镇东面立足结里坝区高标准蔬菜基地,因地制宜推进灌溉排水,打造现代产业,主要种香葱;南面持续巩固好光明的辣椒油茶基地,主要抓好抓早,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主要是早谋划,早布局抓好土地流转,落实好土地;另外一个就是抓实 (选择)老百姓喜欢的,充分利用辖区优势,气候条件,推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抓好炉山镇的农业产业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