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1-26

秀水镇高峰村: “牛”劲十足“犇”富路

作者:李继航 王雪莲 时间:2022-01-26 阅读:196


 

所银帮给牛舍添草料

  “每天三个饱,膘往牛上跑”。
  近日,村里有人办喜事,早上给圈里的8头牛添足草料,所银帮就去帮忙了。忙了一大早上,刚吃好中午饭,惦记着牛的所银帮又赶回家来,再次添足草料。
  家住秀水镇高峰村的所银帮,有近20年的养牛经验,但在2008年以前,他养的牛都稳定在4头左右。“我打算多喂几头,牛价这几年都很好很稳定。”2008年,有了新打算的所银帮购买了一头能繁母牛,随后的两三年,所银帮都在培育繁殖小牛。现在,所银帮的圈舍里已经有6头能繁母牛育牛,最多的时候,他喂了14头牛。
  “去年喂了14头,卖了3头,收入5万多。现在有4头母牛,到七八月就要产小牛了。”说话的同时,所银帮又往牛槽里倒了一撮箕草料。
  近两年,村里的路通了,所银帮的思路也变宽了。除了养牛,他还种了25亩烤烟,每年把烟收完就赶紧种上牧草,到来年收了牧草再继续种烤烟,养牛和烤烟每年都能给他带来10多万的收入。
  “明年我打算喂到20头以上,多种点饲草,少种点烤烟。”谈到今后的打算,所银帮目标坚定。
  和所银帮“自给自足”式养牛不同的是,村民张良奎养牛全得益于好政策。
  2014年,张良奎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靠着政策扶持,老张顺利脱贫。脱贫了,怎样才能不返贫?
  2017年,农村信用社出台的“特惠贷”让老张眼前一亮,他利用无息贷款5万元的部分资金购进一头能繁母牛。随后,他的牛越来越多,去年卖了3头牛,收入近5万元,如今圈舍里还有6头牛,挣了钱的老张还把房子翻新了。
  “我打算把圈舍扩大,趁现在还干得动,再多养几头。”现在的老张,一门心思将精力放在养牛上。
  近年来,高峰村采取效益引导、政策扶持等办法,大力鼓励和引导群众发展养牛产业,形成了“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集聚成片”的牛产业发展的路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高峰村有农户400余户,养牛1600余头,户均4头,养牛产业真正成了村民的致富产业。
  因牛脱贫,因牛致富,是高峰村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也是秀水镇谋划产业破解发展难题的成功实践。据了解,2016年以来,该镇共投入产业扶持资金836.8万元,如今,形成了以前丰、华丰、高峰为核心的养殖产业带,其中养牛13620头、养猪4067头、养羊5736只。村民富了,迈向乡村振兴的步伐也更加坚定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