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1-26

贵州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集成模式增产增效显著

作者:刘军林 时间:2022-01-26 阅读:295


 

测产现场

  本报讯(通讯员 刘军林) 1月22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邀请省市县有关专家对该所在威宁自治县麻乍镇岩格村承担实施的贵州省科技厅《贵州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集成增效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示范区进行田间测产。
  当天,专家组现场随机选取项目示范区内一地块进行大面积测产,经过丈量、采挖、去土、称重,专家们对数据作了详细记录,最后客观公正的作了评产。此次进行产量实测的魔芋品种为威宁矮化黑秆花魔芋,测产面积1.7亩,共采收商品魔芋303筐,产量8059.8斤,按照12%杂质率折损计算,商品魔芋产量7092.62斤,折合亩产商品魔芋4172.13斤;共采收一代种芋13筐,产量546.8斤,按照5%杂质率折损计算,一代种芋产量519.46斤,折合亩产一代种芋305.56斤。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实施单位高度重视魔芋示范基地建设,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措施及种植技术,不断积累经验,为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项目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示范任务,项目区内魔芋产量高、品质好,增产增效显著,示范效果好。
  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魔芋研究室主任、贵州魔芋产业首席专家丁海兵介绍,贵州省科技厅《贵州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集成增效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从2019年开始实施,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承担实施,此次进行测产的示范区由威宁鼎诚魔芋科技有限公司具体负责。该示范区集成了良种选育、整地开厢、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等高质高效种植模式。
  通过此次实收测产,标志着贵州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模式日趋成熟,目前这套技术模式已经在威宁形成良好示范效果,得到大面积推广,有力促进了全省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