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抓好主导产业 助力高质量发展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22-02-10 阅读:258
本报讯(记者 马召凤) 近年来,威宁县立足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特色产业,通过规划、扶持、强化服务等方式初步形成了以清洁能源、农特产品加工为主导,协同推进煤炭产业、健康医药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深入开发,规模化发展清洁高效电力产业。利用丰富的风光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累计建成并网发电清洁能源项目62个,装机规模368万千瓦,总投资261.9亿元。其中风电项目26个,装机128.65万千瓦,总投资121.96亿元;光伏项目35个,装机215.3万千瓦,总投资115.44亿元;水电项目1个,装机24万千瓦、总投资24.5亿元。累计发电225亿度,累计产值达到117亿元。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93.7万吨,累计减少碳粉尘排放量571.2万吨,累计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63万吨,累计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31.5万吨,累计节约标准煤840万吨,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出了重要贡献。
立足本土,多元化发展食品加工产业。依托200万亩马铃薯种植、45万亩蔬菜种植,夏秋反季节蔬菜、50万亩苹果种植,12万亩苦荞种植、45万余亩中药材种植、威宁优质山泉水资源、以及肉牛肉羊生猪等农特产品资源优势,推进荞制品系列、苹果、火腿、蔬菜、饮用水、马铃薯等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以威宁经开区农特产品深加工首位产业为基础,培育上下游企业30户以上,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2%以上。
稳步推进,机械化发展煤炭产业。全县原有煤矿45处,经过兼并重组,批复保留矿井15处,批复产能705万吨/年。其中生产矿井2处(大湾煤矿西井90万吨/年、鑫峰煤矿45万吨/年),产能135万吨/年;在建矿井3处(铁厂煤矿、齐拖煤矿、克沟煤矿),产能120万吨/年。同时,推动煤矿机械化智能化向纵深发展,积极推动机器人自动巡检、智能洗选、超前支护、钻孔施工等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和推广,在煤矿开采可视化、技术装备智能化、井下无人少人化方面实现突破,着力提升煤矿本质安全能力和生产效率。
着力打造,品牌化发展健康医药产业。以“优布局、育主体、延链条、造品牌”为重点,推进以中药材为代表的党参种植生产企业完善上下游配套,推进魔芋产业加工研发,引进半夏、百合等中药材加工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药材基地建设和中药材深加工,积极引进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培育发展壮大医药产业,形成一批有特色的中药材品牌,着力打造威宁标志性药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