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思源实验学校乡村少年宫: 助教师成长 启学生成才
作者:宋邦辉 时间:2022-02-14 阅读:694

舞蹈表演
近年来,威宁县思源实验学校探索形成“学校统一领导、班主任积极配合、辅导教师具体实施、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的少年宫活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乡村少年宫的特殊育人功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广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学生课外活动需求为目标,使学校少年宫逐步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生为本 人人参与
通过精心挑选辅导教师,并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安排少年宫课程,使其“各展其能、各尽其材”,不仅丰富了授课内容,而且使每个项目都做到有质量,有特色,有成效。目前,学校共有少年宫辅导员36名。
为保证少年宫各社团有效开展活动,该校依托现有资源,合理进行改造和共享,做到了一室多用,既满足少年宫活动要求又合理节约了教育资源,还适时开展主题鲜明的道德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提升学生素质。
为确保“人人能参与、个个有项目”,少年宫各社团每个学期都要面向全校2010余名学生招收成员。学校硬性要求学生必须选择一个以上社团参加,确保学校社团服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参与率100%。为照顾兴趣广泛学生,少年宫活动实行定时开课,在每周二到周四中午1至2点、下午5至6:30两个时间段为学生开展全方位社团服务,学生可以错开时间参加不同社团。
活动丰富 效果突出
该校依托现有资源,结合在校学生特长和兴趣爱好﹐精心设置了体育类、艺术技能类、书法类和语言类4大类共计14种少年宫特色课程,不仅开阔学生眼界、陶冶情操、发展特长,也让他们找到真正的自信。
学校还适时结合国家重要纪念日活动,创新开展12.9活动、五·四活动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争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中华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熟知核心价值观,做讲友善、讲孝敬、讲诚信,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好少年。
为充分凸显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学校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引入校园,让学生逐渐成为传统文化和地方非遗文化的传承人。
教学深度融合 师生共同成长
为提高辅导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在每学期期末对认真负责、成效显著的老师颁发优秀辅导员证书,有效促进教师参与社团辅导的积极性。对各社团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学生也进行全校公开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通过教师自愿报名、学校推荐的方式选聘德才兼备的负责人,主要负责包含合唱、舞蹈棋艺、心理辅导、英语、文学等社团,做到每个学科,每个项目活动都有一名负责人全面负责、督促、指导该社团活动,使少年宫活动逐步趋于规范化、学科化,实现活动过程优化有效。如,辅导员宋邦辉老师获县级教师辅导奖一等奖,张超云、祝仁飞老师获县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李娅、夏时周、马凤等多名教师获优秀教师指导奖。
通过活动项目的开展,让学生“娱”有去处,并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兴趣特长,享受到充实快乐的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健康。社团活动不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心理健康等方面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学业上也很有帮助。如该校张泽人、宋真玺同学参加贵州省第二届人工智能竞赛挑战赛,获得省级一等奖;文学社团荣获全县歌咏朗诵大赛一等奖,芦笙舞社团参加县文艺展演获二等奖,英语社团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分别获得全国及省级一、二、三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该校荣获“贵州省省级十佳乡村少年宫”称号,校长成忠朝同志被评为优秀校长,少年宫负责人赵雪婷老师被评为省级优秀少年宫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