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3-11

东西协作结硕果 同心携手绘蓝图

作者:文旭 时间:2022-03-11 阅读:291


 东西协作结硕果 同心携手绘蓝图
——番禺·威宁结对帮扶工作侧记
记者 文旭
 


医疗帮扶团队

 
 
  自东西部结对帮扶协作开展以来,广州市番禺区和威宁县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机制,不断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持续深化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支持、产业协作、劳务协作等,高位推动、双向发力,切实推动黔粤协作向更广、更深领域拓展。
  3月的双龙镇红光村,处处散发着初春的气息。一条条平整的产业路串连起一块块沃土,道路两旁,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照亮家家户户,这些正是黔粤结对帮扶的乡村建设项目,项目的实施,为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红光村党支部书记耿忠劝说:“我们村获得东西部协作资金100万元,配套了14个垃圾箱,安了155盏路灯,修了4条产业路,长2.58公里,覆盖了2000多亩土地200多户农户1000多人,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红光村只是威宁番禺两地建设协作,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一个缩影。2021年度,威宁共获得广州帮扶的乡村振兴资金3300万元,共实施乡村振兴项目35个,建成乡村振兴示范点21个,为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结对帮扶工作中,除了乡村建设协作项目,威宁番禺两地还积极开展干部人才交流,架起了两地人才深化交流合作的桥梁,为威宁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资源。去年来到威宁县保家中学支教的番禺区育龙中学教师谢毅承告诉记者,在他心里,威宁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在有限的支教时间里,他将与时间赛跑,把知识和爱留给保家中学的孩子们。
  谢毅承说:“现在离我在保家中学结束支教还有5个月,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把广州的教学理念和做法与这边的老师交流,把我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保家中学的老师,帮助更多学生考上理想的高中。”
  同时,威宁番禺两地还紧紧围绕“所需”与“所能”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模式,把人才协作不断引向深入。前往番禺区育龙中学挂职学习的威宁县保家中学副校长李文香告诉记者,挂职学习的经历让她受益匪浅,将学以致用,努力为威宁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李文香说:“去番禺后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管理理念方面都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以致用,为保家中学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两年来,通过黔粤帮扶协作的开展,番禺区的教师分批来到威宁帮扶支教,威宁的教师也轮流跟岗到番禺区挂职学习,进一步促进了威宁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稳步上升,取得了良好帮扶效果。
  威宁县保家中学校长朱其贵说:“这两年来,番禺区教育局安排到我们学校支教的老师有9人次,我们学校已有44人次到番禺区相应的学校跟岗挂职学习,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深化多方协作,巩固脱贫成果。乡村建设和人才交流是黔粤协作浓墨重彩的一笔,产业、劳务、消费和社会力量等帮扶带动更是东西部协作的华丽篇章。
  2021年,威宁教育、医疗系统充分利用番禺区优强的教育、医疗资源开展了线上线下教师、医生培训共7期2758人;引进了高湖服饰、天河超市等企业到威宁投资,目前引进的9家东西部协作企业2021年内新增投资额达3.46亿元,带动我县1437人实现就业(其中脱贫人口312人),帮助威宁脱贫人员到东部结对省份稳岗就业1200人,实现省内就近就业5370人,其他地区就业620人。同时,共开展劳务培训24期,参培人员1607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500人,召开就业招聘会4期实现就业29人;番禺区发挥财力优势,共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5018.4万元,实施帮扶项目38个,其中用于乡村振兴项目资金3300万元、用于劳动力就业资金1718.4万元,目前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报账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威宁充分利用协作资金援建了乡村振兴示范村4个;完成消费扶贫农产品销售总额达5.1076亿元。
  东西部协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的大战略。威宁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深化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意义,继续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接力度、拓展协作领域,努力实现协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