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威宁乡村振兴工作的思考
作者:张海 时间:2022-03-21 阅读:309
乡村振兴,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农村工作的重大转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党的重要工作,总书记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调度和推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竭力工作,不折不扣推动各项工作和目标任务的落实。我县是分级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的夯实基础县,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工作任务较为艰巨,乡村振兴的顺利开局和有效推进更是任重而道远,因此,在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上更要精心谋划,开拓进取。在潜力挖掘、方法路径探索、有力有序推进上都要出新招出实招见实效。
结合我县实际和自己的工作职责,我思考了“四动四强化”的工作打算。主要采取规划牵动、宣传发动、示范带动、机制联动,强化工作队伍、强化责任落实、强化项目编制、强化资金保障的工作打算和思路。
一、规划方面。要做到“四个明确”,即:明确重点,从国家、省级层面已明确指出,要明确重点帮扶县,我们从县的层面也要明确重点帮扶乡镇、重点村,拟计划明确10个重点乡镇、100个重点村(居)。明确项目:从农民的角度讲,重点抓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农业通用技术、不断改变卫生习惯、不断增强增收致富能力、不断提高文明礼仪和思想素质;从农业的角度讲,重点抓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优质高效产业,产业选择要做到“三结合”:结合自然规律、结合农民意愿、结合市场需求;从农村角度讲,重点抓村庄整治、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路建院建园,抓农旅结合、抓乡村农家乐、抓农庄农园。明确目标,五年内实现成果巩固和拓展,十五年实现振兴,五年内每年完成20个村打造,五年共完成100个以上村的打造,每年完成200个村寨治理,共完成1000个以上寨子。建成建强畜牧大县、马铃薯大县、中草药大县、烤烟生产大县、旅游产业大县。明确职责,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督查考核,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履行行业职责、做好项目规划、推动项目落实。乡镇、村居负主体主责具体抓,严格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强化职责。
二、宣传方面。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派干部、派带头人到先进地方、出经验出成效的地方,学习模式,学习技巧、学习方法、学习特色。要采取层层抓培训的模式,抓干部培训、抓专业培训、抓农民培训,采取主题培训、专门培训、以会代训的方式。要采取“四会”(即群众会、骨干会、研判会、整改会)加大宣传力度,像宣传脱贫攻坚一样宣传乡村振兴,把这个又一伟大的民生工程宣传到千村万寨、千家万户,让群众知道是做什么、怎么做,积极参与其中、积极出谋划策、积极投身建设。
三、示范方面。要抓点连线、连线成面,各个乡镇(街道)抓1至3个村做示范,形成标本、模板,可学习可复制,做到有章可循。选的样本村要有代表性、产业要有特色亮点、基础设施要有条件优势、干部要善作善为,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在先行先试中做好引领示范。
四、机制方面。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帮扶机制、项目管理机制、资金使用机制、责任压实机制、追责问责机制、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做到多措并举、齐头并进、齐心协力、齐抓共管。
五、干部队伍方面。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的要求,按照胡春华副总理明确指出的“要切实按照中央要求保持机构队伍总体稳定,以前是什么级别的就继续保持什么级别,是独立的就继续独立,脱贫攻坚期内机构升格,人员编制增多的也要继续保持,不要机械的追求上下一致,确保工作机构的完整性一直保持到县一级。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的地方,力量该加强的还要加强”。严格执行中央、省、市的机构改革政策,按照国家级重点帮扶县的标准配强配齐工作队伍,在领导职数,人员编制方面都要加强,高规格高标准配备,使其与工作任务相匹配,与工作要求相适应,能全力承担职责和任务,继续做到尽锐出战,全面出战,坚决杜绝小马拉大车,小脚穿大鞋,并做到速战速决,迅速进入角色,厉兵秣马、紧锣密鼓。
六、项目编制方面。要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要做到高瞻远瞩,着远长远,要注意时效性,要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方案的有关要求,紧扣“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的项目要及时录入项目库,要有对应的项目资金,要确保能落地并有保障机制,项目编制要分行业、分乡镇,以村为载体。项目编制要有政策支撑,不能想当然,不能脱离实际。
七、财政资金保障方面。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做好预算安排,持续优化支出结构,腾出更多资金向“三农”倾斜,确保支农投入稳步增长。探索建立多渠道筹集乡村振兴资金机制。各级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源支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挤进上级规划“笼子”和财政“盘子”。积极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要成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提供组织保障。要重点支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特色村寨、现代农业产业园、冷链物流、乡村旅游等项目建设,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工作。财政部门要坚持财政衔接资金使用必问效,无效便问责原则,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涉农项目纳入重点绩效评价项目内容,开展对重点项目的绩效跟踪工作。
八、责任落实方面。全面落实县乡村抓落实的政治责任,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担当,突出重点工作,抓住关键问题,培养好“三农”工作队伍,用好考核“指挥棒”,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各级各部门要深化思想认识,自觉扛起推动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建立乡村振兴各行业工作专班,强化行业部门的联动协作,确保行业部门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各行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加大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等困难群体的防贫监测预警,监测识别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人口和新增贫困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开展“精准化”的帮扶,切实实现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