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奋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取得新实效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沈光勇 邓威 时间:2022-03-22 阅读:323
胡敬斌到小海雪山调研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和乡村振兴工作时强调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奋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取得新实效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本报讯(记者 沈光勇 邓威) 3月17日至18日,县委书记胡敬斌深入小海镇、雪山镇调研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和乡村振兴工作时强调,要认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紧扣“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加快实施“五五攻坚行动”,奋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取得新实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云娥全程参加调研,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丁现利,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红、赵诗惠参加小海镇的调研活动,贵州高原草地试验站党委书记陈超参加雪山镇调研活动。
两天来,胡敬斌先后深入小海镇松棵社区蔬菜种植基地、坪山村村级活动场所、平山小学、村卫生室,雪山镇雪山村家庭牧场、凉山村马铃薯种植基地、灼甫村灼圃草场展开调研,并随机走访了张广学、张广明两家边缘易致贫户和陈永权、管晏芬、管仕贵三家家庭牧场示范户,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基本情况,围绕“3+1”保障边看边问,分析容易返贫因素,并提出增收致富建议,鼓励大家学技术、搞生产、增收入,不等不靠,勤俭兴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未来。与镇村干部仔细算账,认真研判,鼓励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强化农户和村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增加群众收入;鼓励家庭牧场示范户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领更多群众共同致富,助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在小海镇松棵社区蔬菜种植基地,雪山镇雪山村家庭牧场、凉山村马铃薯种植基地、灼甫村灼圃草场,胡敬斌走进田间地头和草地圈舍,与基层干部、项目负责人和务工群众亲切交谈,仔细了解基地规模、品种选择、配套设施建设、销售渠道、利益联结和务工收入等情况,激励大家要充分利用威宁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依托群众深厚的种植养殖基础,盯紧产业发展短板弱项,主动担当作为,坚持把发展种植养殖业作为富农强村的重要产业来抓,进一步推动威宁农业产业迈上新台阶。要充分发挥黄牛集团养殖示范带动作用,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养殖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养殖技术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养殖水平,用好用活用足政策,落实好养牛产业饲草补助政策,推动威宁养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他要求,县、乡、村三级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抢抓时机,未雨绸缪,远谋近施,推动新阶段农业产业提速转型升级发展,真正把种植养殖产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
在小海镇坪山村村级活动场所、平山小学、村卫生室调研时,胡敬斌与村党支部书记、小学教师、村卫生室医护人员亲切交谈,详细了解“3+1”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等相关情况,与大家共同探讨产业结构调整,细算收入账,详谈饮水安全、未成年人保护、村卫生室建设、群众就医等存在问题和发展规划。他要求,要抓好党建强基础,创新方法,用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等机制,提高村级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成效。要调优产业促发展,抓好产业促就业,搞好就业促增收。要关心学校师生的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建设,保护好未成年人。要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提高村医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解决基层群众就医难问题。
调研中,胡敬斌强调,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突出农民主体,抓好产业发展,改善生活环境,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要突出规划引领,让村庄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宜居宜业。要聚焦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要突出产业抓手,调优调强产业结构。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环境保护,加强人居环境整治。要强化党的领导,强化基层组织公信力,进而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不断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威宁新未来。
县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教科局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小海镇、雪山镇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