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3-23

草海镇中海社区: 5000亩“菜园子”鼓足群众“钱袋子”

作者:陈武帅 何艳 时间:2022-03-23 阅读:273


 

蔬菜基地

  3月16日,春风和煦,走进草海镇中海社区5000亩蔬菜种植基地,务工群众正忙着覆膜、浇水,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春耕场景。
 
  从菜园到餐桌,标准化管理保证蔬菜品质
 
  今年50岁的陶爱坤家住中海社区,是一个种菜的行家里手。两年前他就在广东新银泰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基地当管理员,一棵蔬菜从育苗到进入市场销售流程他都清清楚楚。
  “我在公司当管理员已经两年了,工资每月保底6000元,效益好的时候甚至可以拿到上万元。基地种植的冷凉蔬菜如今远销广州、海口等地,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陶爱坤乐呵呵地说。
  和陶爱坤一样,在蔬菜基地务工实现增收的群众还有很多。61岁的陶圣宽和他56岁的妻子李坐巧,因为年纪大了不能出去打工,在基地务工夫妻俩每月收入不下5000元,在家门口当起了“上班族”。
  据广东新银泰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欧国新介绍,他的公司主要负责700亩蔬菜种植,能让四五十人稳定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种植的大白菜,从育苗到移栽到田间管理再到批发市场,都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技术,不但保证了蔬菜的品质,还保证了蔬菜的产量。”欧国新说,依托江楠集团的雄厚技术作为后盾,中海社区种出来的蔬菜已实现产销一体化,彻底解决了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
 
  一亩地可产11吨娃娃菜,产值达16500元
 
  中海社区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发展高山冷凉蔬菜种植。该社区5000亩蔬菜基地是草海镇一块蔬菜种植“试验田”,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去年我种植的娃娃菜,由于管理得当,每亩蔬菜一般七八千棵,亩产量可达11吨,每吨以1500元计算,亩产值达16500元。”欧国新说。
  据悉,中海社区蔬菜基地的成功得益于草海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帮助解决了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以8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群众土地,农民不仅有土地流转资金,还可以在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一亩地种两季,收入不止翻一番
 
  “今天还未下班,这个星期的工资就领到手了,公司从不拖欠工资,我很满意这份工作。”陶圣宽说,在基地种菜男工每天100元、女工每天80元,他们夫妻俩一天有180元收入,除了生活开支还能存不少钱。
  中海社区因高海拔、低纬度、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病虫害少等自然优势,种出的蔬菜品质上佳,深受消费者青睐。
  据欧国新介绍,中海社区蔬菜基地一年可种两季,现在种的是第一季,6月份以后种第二季,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有甘蓝、娃娃菜、蒜叶、青麻叶等。一年种两季,不但可以满足不同季节的市场需求,还能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率,让收入不止翻了一番。
  “蔬菜产业是草海镇的优势品牌,也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我们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打造了一批蔬菜产业样板基地、效益基地,助推蔬菜产业转型发展,让‘菜园子’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钱袋子’。”草海管委会副主任、草海镇党委书记许定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