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派出所:“1+1+1+N”治理模式 走活基层法治建设一盘棋
作者:马召凤 陈鸿江 罗旭东 王辉 时间:2022-03-24 阅读:326

派出所民警、辅警和村警在中义村走访
去年以来,威宁县公安局秀水派出所以“大走访、大排查、大宣传”活动为契机,结合地方实际,上下联动,充分发挥民警、辅警、村警和“明白人”(当地懂道理、有威信、有见识的村民)的作用,改变了以往派出所工作人员单打独斗的状况,让村民积极参与平安秀水建设,走活基层法治建设这盘棋。
借力大走访 全方位摸清底数
暖春3月,忙碌的季节开始了。15日,在秀水派出所,全所民警和辅警集结完毕,开始了一天的“大走访、大排查、大宣传”活动。
在秀水镇中义村村集体活动场所,派出所所长冶付红正带着民警召集村支两委、“明白人”、老党员等召开反诈骗宣传培训会。
在开展培训的同时,秀水派出所常态化的“大走访、大排查、大宣传”也正在进行。
“这段时间我们正在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宣传’活动,希望你主动配合,便于我们掌握基层情况。”在村民刘贵华家,派出所民警一边详细了解村民基本情况、社会治安状况、对派出所工作意见等问题,一边还手把手指导刘贵华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耐心教他使用。
以上这一幕是秀水派出所工作中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的场景。“大走访、大排查、大宣传”活动开展以来,秀水派出所举全所之力,组织警力入村寨、进社区、访企业、访群众,并在走访排查过程中开展法治宣传。由派出所民警、辅警和村警组成的工作小组挨家挨户开展走访活动,全方位摸清基层平安建设情况。目前,秀水派出所走访工作已覆盖全镇所有村落,涉及群众3200余户。
“1+1+1+N”模式 法治建设有新招
在大走访中,秀水派出所结合工作实际摸索出了一套“1+1+1+N”的法治秀水创建模式。
“1+1+1+N”即:一个民警包片,一个辅警和一个村警包村为“1+1+1”,村支两委、村小组长、村里的“明白人”、老党员等组成不确定的“N”。通过这种方式,把民警、辅警、村警和村民组织起来,织成了一张覆盖村、家庭和个人的平安建设网,让村民积极参与到平安秀水的建设中。
“村警在村里,感觉心里更踏实。”村民陈省说,村里有了村警之后,村警经常上门开展法治宣传,指导大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还动员村民安装监控,确保牲畜和财产安全。同时,村民每家都有村警的联系方式,有任何事情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村警。
大事民警调动,小事村警在场。上下联动,“1+1+1+N”的模式成了秀水镇和谐村寨建设的一大推手,让一户户村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平安“明白人” 矛盾化解在基层
“赵英潮和赵志林两兄弟吵起来了。”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新田村“明白人”赵英成立即赶到两兄弟家中。经过沟通了解,原来两兄弟因为两家房子的交界产生了争执,险些大打出手。在经过一番调解无果后,赵英成联系了村警赵庆舟。赵庆舟很快到达现场,协同赵英成把法律和情理两相结合,耐心进行劝解,最终将兄弟阋墙差点酿成大祸的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明白人”作为秀水镇“1+1+1+N”基层法制建设的重要成员,在维护和谐邻里关系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村警赵庆舟的手机上,新田村60余位“明白人”的微信群随时都有人在发送信息。有时“明白人”告知村警矛盾纠纷调处的情况,有时是村警向“明白人”发送法律常识和纠纷案例。一来一去,大家合作共建,营造了村子的平安氛围。
“平安秀水建设不仅需要我们派出所民警全力出动,更重要的是调动基层群众参与进来。”冶付红说,一个镇的法治建设离不开每一个村的努力,一个村的和谐安定又是家家和谐的结果,要想家家和谐,那就需要充分发挥“明白人”桥梁纽带的作用。一个“明白人”的身后就是一个家庭,用“明白人”来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协调邻里纠纷,作用极其明显。
工作效果好不好,还得数据来说话。以发案率为例:今年以来,秀水镇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69.2%,行政案件同比下降52.9%,治安环境不断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截至目前,秀水派出所已发展平安建设“明白人”2000余人、走访村民3200余户、指导近万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
据了解,由秀水派出所探索出的“1+1+1+N”平安秀水创建模式,正在秀水镇各个村落迅速落地生根。秀水派出所通过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摸清底数,强化基层参与,让基层法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县的法治创建工作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