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山街道: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
作者:赵英丽 时间:2022-04-12 阅读:680
本报讯(通讯员 赵英丽) 近年来,雄山街道认真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打通了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神经末梢”,社会综合治理效果明显提升。
强化领导重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将该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党办联席会议会商中心建设、网格划分、人员配备等工作,强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与党组织的衔接,及时研究解决各方面重大问题,确保该项工作在社区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发挥最大效力,服务搬迁群众生产生活。
强化阵地建设。在街道整合资源建设综治中心,整合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完善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法律服务室等功能,真正实现“一窗受理,多窗办理”格局。在5个社区分别建立综治中心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设立警务室2个,选派6名干部参与综治中心工作,明确专职人员,不断建立完善综治中心定期报告、定期例会和首问责任制、矛盾纠纷研判、预警、报告和处置等系列规范化制度、工作运行考核及上下联动等系列工作机制,强力推动社区安置点综治中心逐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强化制度执行。有效利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和“党小组+网格员+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多次组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派出所、社区两委安置点成员、干部及网格员、联户长进行教育培训,确保每年不低于2期培训。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丰富扩展业务知识,着力提升政策掌握运行能力,法律法规运用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结合工作实际《填写网格员工作手册》和《平安建设工作台账》,规范网格员、联户长“日基本走访、周重点走访、情况及时报告”的工作模式,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衔接好、动态准,尽量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激活十联户的自治效能。
强化人员配置。按照因地制宜、分块管理原则细分单位网格,在5个社区,结合地域差别、文化差异等因素,按照“一个居民组为一网格”或“一个规模集中自然村寨为一网格”模式进行网格划分,由社区支书担任网格长、社区两委干部担任网格员,广泛吸纳“五老”人员、公益岗位、居民小组长、社区保洁队等担任联户长。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充分考虑楼栋分配原因,由社区干部担任网格长,自管委成员为网格员,小组长担任联户长,所有联户长的产生均采取征求各方意见及户代表会议精心推选联户长,确保联户长的权威性与感召力。目前,全街道共建有5个网格小区有36个网格员223个联户长。
强化责任落实。突出问题导向,各社区根据每个网格存在的实际突出问题与常规性治理相结合,有针对性拟定每个网格员职能职责、工作清单,定期不定期召开网格员会议,查看网格员工作手册填写记录情况,听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网格员不能解决的问题上交网格长解决,网格长不能解决的问题上报街道综治中心会商解决,及时解决疑难杂症,确保网格员作用发挥,服务好群众、服务好社区、服务好基层,确保问题消除在基层、在萌芽状态。截止目前,共排查矛盾纠纷13件,已化解8件,剩余5件为疑难问题,街道办已形成专题报告上报相关部门。
强化督查考核。建立考核奖励激励机制,将各社区综治工作、网格员、联户长考核纳入街道月考核管理办法,严格兑现绩效报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联户长每月可领取报酬600元,确保网格员、联户长干有甜头、做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