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戒指
作者:刘明礼 时间:2022-04-13 阅读:258
1981年,我高考落榜。父母执意让我复读,可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除了语文成绩一枝独秀,其他功课都乏善可陈。我寻思复读一年再考不上,岂不是更丢人?因此,任父母磨破了嘴皮,我也不肯再进校门,父母只好听之任之。
辍学后,我做起了小买卖,骑着自行车贩卖水果、蔬菜,收啤酒瓶子,也倒腾动物皮子。当时,一个壮劳力在生产队劳动一天最多挣一个工,也就合5角来钱。而我出去一天至少能赚二三块,虽然早出晚归四处吆喝很辛苦,但比在生产队干活强多了。
有一天,我在梨园里捡了两筐“树落儿”(即别人采摘时有意无意遗漏的果子,多为个头不足或品相不好的),自己上树去摘,一分钱一斤。做小买卖的有套生意经,叫“好货好出手,赖货赚钱多”。的确如此,我挑挑拣拣,驮到县城集上,好的每斤1毛5,最次的一斤卖5分,一个集晌挣了7块半。在当时来说,这要算是笔“巨款”了。早早收了摊,我在集市上闲转,突然看到一个卖小物件的地摊上,摆着明晃晃的黄铜戒指。之前,我在集上看到过有的女人无名指上戴着金光闪闪的戒指,早就想挣了钱后也为母亲买上一枚。几乎未加思索,我果断停下脚步,花5元钱为母亲买了一枚戒指。
可没想到,我的孝心却招来母亲一通埋怨。她说:“5块钱够咱家花一个月了,买这么个玩意,不顶吃不当喝的,简直是瞎糟!”不过,埋怨归埋怨,看得出来,母亲还是蛮开心。她把戒指在手里摆弄一会后,戴到了左手的无名指上。然后,又把戴着戒指的手举到眼前,对着太阳左端详右端详,说“这样子倒是不难看,就是有点不值。”我心里明白,母亲不是不喜欢这枚戒指,而是心疼那5块钱。
这枚戒指,母亲每天戴在手上,没事就摩挲,越摩挲越亮。一枚极为普通的黄铜戒指,在母亲手上闪耀着日月的光芒。偶尔会有邻居或串门的大婶大娘问:“这戒指真好看,在哪买的?”母亲便笑盈盈地把手伸出来,骄傲而又不失客气地说:“不知道呢,是俺儿给买的!”“俺儿”这俩字,母亲总是说得格外清晰而响亮。而母亲的话,总能换来一阵啧啧称赞。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也被这两个字搅动得热血涌动,又不免为给母亲买的只是枚铜戒指而汗颜。尽管这枚戒指是铜的,但在母亲的心目中,它分明如黄金的一样珍贵!
后来,我在部队当了干部,挣上了工资,有了一定的积蓄。母亲60岁大寿的时候,我给她买来了一枚24k的黄金戒指,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孝心。谁知,母亲并没显示出多么的惊喜,把金戒指接过去,看都没怎么看便放在了一边。她用手摩挲着自己手上戴着的那枚铜戒指说:“不要了,我手上这个就很好,戴了这么多年,戴出感情了。”母亲的话,令我一时热泪盈眶。我知道,母亲不是老糊涂了,也不是不知道哪枚戒指更值钱,而是对那枚铜戒指有着特殊的情感。在她眼里,这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比任何礼物都更有价值。
有人说,再平凡的日子,也会有一些小小的涟漪;而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再小的涟漪也可能成为一次情感的高潮,让人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是啊,给父母一个炫耀的资本,兴许就是他们此生最大的快乐!
这枚铜戒指,母亲一直戴到去世,成了她永久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