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秀水春光好 山乡处处俏新颜
作者:陈武帅 刘步 赵庆能 时间:2022-04-13 阅读:352
灵山秀水春光好 山乡处处俏新颜
——秀水镇大力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记者 陈武帅 刘步 实习生 赵庆能

大型耕地机平整土地

群众在蔬菜基地务工

大型耕地机平整土地

群众在蔬菜基地务工
季春时节,走进群山环抱的秀水镇,独具特色的民居点缀在山间的坝子里,道路旁的樱花正开得绚烂,一片片绿色的田园如锦缎铺在大地上,一个宜居宜业的高原小镇映入眼帘。
——这是秀水镇狠抓安全生产、谋划致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结出的硕果。
田园如画:千亩白萝卜落地生根
4月9日,在秀水镇前峰村千亩白萝卜种植基地,大型耕地机正在平整土地,上百名务工群众正在基地忙碌着,一边覆盖地膜,一边种植白萝卜,到处是繁忙的春耕场景。
“我今年流转13亩土地给公司,每亩600元,仅土地流转费就是7800元。我们夫妻俩在基地务工,每人每天90元务工收入,每月收入5000多元,比自己种苞谷洋芋划算多了。”秀水镇前峰村三组村民马敏快高兴地说。
据悉,秀水镇前峰村、华丰村蔬菜基地2100亩,当地政府引进了贵州农道夫农业有限公司作为经营主体,采取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运行,规模化种植、精细化管理,盘活了大量闲置土地发展蔬菜产业,每天可解决200余人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据贵州农道夫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成勇介绍,秀水镇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优质白萝卜种植。去年试种,一茬亩产达到5至7吨,一年可以种两茬。今年扩大种植,总共流转了500余户农户2100亩种植优质白萝卜,预计可以实现25000吨产量,按照去年8000元每吨的价格计算,总产值可达2亿元左右。
农产品销售难,是当今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但该公司的白萝卜却不愁销。周成勇告诉记者,他之前已经在云南种植白萝卜多年,产品远销广东广西和云贵川等地。现在已经在威宁建立了冷库和打包车间,并从湖北引进专业团队管理,除了搞批发,公司在大城市建立的“销售档口”,每天可以销售300余吨,彻底解决了销售难题。
近年来,秀水镇着力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发展绿色蔬菜种植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采取政策推动、科技带动、资金扶持等方式,坚持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无公害化的原则,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牧歌悠悠:2万头黄牛膘肥体壮
在秀水镇前峰村梨柴口子,56岁的马记兴一边哼着小曲一边给牛添加青草。这些年,马记兴依托养殖业不仅过上了小康生活,还新修了两层小洋房,日子越过越滋润了。
“一年不到的时间产小牛犊六七头,大牛有八九头,今年卖了几头牛,现在还有十三头牛。每年养牛毛收入有80000元左右。”说起养殖业,马记兴笑得合不拢嘴。
在秀水镇前峰村,像马记兴这样依靠养殖致富的群众不在少数。
据秀水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副镇长马永俊介绍,秀水镇属于农业大镇,今年该镇党委政府谋划了“一一二三五”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即稳固发展烤烟一万亩、拓展种植辣椒一万亩、养殖黄牛二万头、种植高品质马铃薯三万亩、发展蔬菜种植五千亩,农业产业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居乐业:道路交通整治构建和谐小镇
“大哥,骑摩托车去种庄稼,要注意佩戴头盔,不要违规超载,注意交通安全。”在秀水镇中海村开展“一盔一带”道路交通整治现场,威宁交警大队第五中队民警马敏树向过往摩托车驾驶员讲解道路交通知识。
4月1日以来,为深入有效推进“一盔一带”道路交通违法整治,秀水镇党委政府联合威宁交警大队第五中队、秀水镇安监站、秀水镇派出所、交管站等单位开展道路交通违法整治,重点向广大驾驶员宣传新的交通管理办法和免费发放头盔,做到安全文明规范驾驶。
在春季农忙季节,针对二三轮摩托车还有农用拖拉机的整治,秀水镇采取多点、多频发的方案、在整治过程中做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劝导广大驾驶员和广大交通参与者在新的交通处罚条例出台以后文明规范驾驶。仅4月9日当天,秀水镇共发放安全头盔500余个,宣传道路交通知识1000余人次。
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只是秀水镇构建平安秀水的一个抓手。该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村级干部深入农户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与农户和车辆驾驶员签订道路交通安全承诺书和发放红白喜事告知书。陡坡急弯、学校路段等地安装道路交通安全警示牌,组织交警、派出所、运管等执法部门不定期开展上路执法,加大查处力度。
“灵山秀水,梦里山乡。我们努力让产业兴镇、平安秀水成为主旋律,着力把秀水镇打造成一个充满回族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成为群众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马永俊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