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4-13

一片丹心育桃李 满腔热忱献教育

作者:   时间:2022-04-13 阅读:524


 (上接1版)
  小小的三尺讲台,一站就是18余年。从青年到中年,粉笔沾染的不仅是指尖的茧,还有头顶的缕缕华发。唯一没变的,是对基层教育的一片丹心和满腔热忱。
  目前,范学正在黑石头镇小学任教语文和道德与法治科目,同时担任四年级一班班主任和学校安全办公室负责人。他不仅是学生心里的良师益友,家长心里的“古道热肠”,更是同事眼里的“拼命三郎”。问到范老师怎么样,大家都异口同声点赞。
  四年级一班的赵浩宇说:“范老师课堂上幽默又有趣,平时从不给我们布置很多作业,他从北京回来还给我们带了糖果,他就像大家的暖心‘爸爸’。”当下教育行业“双减”政策背景,正与范学正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充分利用好课堂的精彩,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也是他的目标。
  “孩子在学校遇到什么小插曲等突发状况,范老师总是第一个冲出来托起双臂的人。”“班级上有学生家长不幸病逝了,他第一时间在班级群里呼吁大家献爱心,倡议大伙对失去亲人孩子加强心理辅导和生活关怀。”提到平时的教书育人,为人处世,学生家长对范学正赞不绝口。
  工作和生活中,范学正尤其关注孩子们成长性格、行为习惯的培养。无论课上还是课下,他注意自己的点点滴滴言行举止,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尽量严于利己、率先垂范,因为他相信“人格榜样”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班上学生陈某母亲外出务工,爷爷和父亲在家照料自己,生活卫生习惯不达标,导致陈某内心较封闭和敏感。范学正把自己孩子的校服洗净消毒亲自送到学生家里,陈某倍感温馨,也唤醒了其家人文明健康育儿意识。这些,范学正都认为是稀疏平常的小事,他说:“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
  提到工作表现,同校教龄30余年的老教师陈卫坤这样评价范学正:“爱工作,效率高。工作责任心强,创新能力强。”同事余琴这样评价:“范老师干工作就像‘刮大风’,说来就来,雷厉风行,肯拼肯干。”2016年,范学正带领的班级毕业在即,正值自己二孩诞生,他舍小家顾大家,委托亲人照顾妻子和幼小的孩子,毅然放弃了护理假期,来到学校给同学们授课。范学正说:“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我的孩子,只是另一边更需要我,所幸妻子也很支持。”
  范学正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广读教学刊物,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通过这种“拼”和“爱”,范学正的耕耘也得到了回报。他所带的班级,教学气氛欢声笑语,管理治学颇具特色,任课成绩每学期位列全镇第一、全县前列;多次得到镇级、县级的“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县“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称号,教研论文获省教科院论文评比二等奖,2021年获得“走遍中国·寻找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桃李不言自成蹊,春风化雨润心田。范学正深深体会到,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研究性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出斑斓色彩的溪流。范学正说:“我是大山的孩子,现在大山的孩子需要我。扎根于大山的花园里,一样可以带着孩子们仰望璀璨星空,为他们铺筑探索宇宙的路。”
  在乡村教育这片方兴未艾的沃土上,范学正和其他乡村教师一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坚守,精心灌溉,培育花儿们茁壮成长,竞相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