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4-19

管洪涛:守护好法律的公平正义

作者:马召凤 文旭 李易娥 时间:2022-04-19 阅读:245


 

管洪涛查看案件卷宗

  4月12日一大早,管洪涛刚走进办公室打开电脑,第一拨群众就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前来领取审理完结案件的文书。十点,有案件准时开庭,因案情复杂,审讯一直持续到十二点。刚从审判庭出来,提前预约调解的当事人双方已经在办公室等待。经过一番调解,双方终于签订了调解协议。完成早上的工作,时间已是中午一点……
  这是二塘人民法庭庭长管洪涛工作日的一个上午,从事法律服务12年,这样的工作节奏他习以为常。
  2020年,33岁的管洪涛到二塘法庭任职,成为威宁县人民法院最年轻的庭长。二塘法庭服务东风、猴场、二塘3个乡镇,覆盖人口10余万。
  人口基数大、案件数量多。无数鸡毛蒜皮般的纠纷、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案件却如泉水般涌来,让只有4名工作人员的二塘法庭忙得团团转。查阅卷宗、现场勘验、入户走访、调解、开庭、写判决、整理卷宗……一天的工作完毕,很多时候都是在晚上十点之后。今年,为了更好地做好法律服务工作,二塘法庭从原来的4个人增加到6个人。
  在二塘法庭,因为只有管洪涛一个法官,所有的案子都需要他参与办理,一天几个案件下来,他的嘴巴常常会僵硬酸疼。
  到岗之后,面对案件数量多、办案效率不高的状况,管洪涛积极探索创新,在做好法律服务工作的同时,提升办案效率。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当事人在外打工不能回乡,为了方便当事人,管洪涛提出了微信调解。
  村民赵某和李某因为借款纠纷,赵某将李某告到二塘法庭。因被告外出务工,不便回乡,在征得原被告双方同意后,管洪涛组织双方进行微信调解,调解协议经双方确认后,管洪涛将制作好的调解书发送到双方手机的微信上。没过几天,被告就通过微信给原告转账,偿还了借款,原告直夸这种方式又快又好。
  今年以来,二塘法庭通过微信调解案件10余件。
  为了快捷解决群众诉求,除微信调解外,管洪涛从实际出发,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还采用巡回法庭的方式,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2021年4月,毛某和王某、赵某因土地问题起了纠纷,二塘人民法庭干警在送达诉讼材料时了解到被告赵某年纪较大,且赵某需在家中照料患中风导致行动不便的家人。管洪涛征询了当事人意愿,决定在王某、赵某家门前以巡回法庭形式进行审理。“法庭开在家门口”的形式,吸引了大量村民前来旁听。在理清案件来龙去脉后,管洪涛和其他同事除向当事人释明土地承包经营权及侵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外,也积极利用此次机会,向村民作了一次普法宣传教育。
  “每次办完一个案子,都挺有成就感的。”管洪涛常说,希望自己审理的每一个案子,都能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2021年,管洪涛所在的二塘人民法庭因为创新工作办法、办案效率高获“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