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十一中切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作者:洪波 时间:2022-04-24 阅读:847
本报讯(通讯员 洪波) 威宁十一中是一所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点多面广,为依法依规开展好学生资助工作,该校多措举措,抓实抓细学生资助工作。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学校-学生资助中心-班主任”的三级管理模式,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职人员(班主任)全力抓,职责到人,加强了制度保障,确保资助工作落细、落实、全面及时到位。
强化宣传力度。学校通过资助专题课、家长会、班会、黑板报、微信、上门走访、电话联络等方式扎实开展好学生资助政策宣传,保证学生及家长对资助项目、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助程序等清楚明白、让每一位学生家长知晓国家资助政策。
强化排查讲解到位。通过资助工作负责人对班主任、科任教师等进行政策宣讲、排查技巧、问题解答、信息核实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排查讲解到位,信息采集无误,类型识别精准,完善了服务保障。
强化精准资助。以“科学建档,动态管理,确保资助工作公平合理”为理念,充分运用乡村振兴、民政、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系统数据,结合学籍系统和资助系统数据进行大比对,定期与受助学生、家长联系,及时向县学生资助服务中心报送工作近况,实施动态跟踪,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的精准度、时效性和准确性。并按规定将资助资金在规定时间内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确保“应助尽助”,“不漏一人、不错一人”。
强化资助育人。始终坚持“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引导是重点”的工作理念,紧扣学生资助工作,运用多种手段在资助育人方面下大工夫,通过举办以“感恩奋进”为主题的各种比赛、活动为载体,广泛组织开展法治教育、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勤俭节约教育和防信贷诈骗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恩情怀,教育和引导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培育学生“爱党爱国、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感恩奉献”的品德和意识,引导培养学生争优创先的奋斗精神,树立起正确的成才观和价值观。
目前,全校共有学生3470人,本学期共资助3264人,其中脱贫家庭学生2078人,农村低保21人,特困供养1人,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7人,受助金额是每人每期625元,共计金额达2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