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4-26

迤那镇:“五措并举”化矛盾

作者:马彦茶 时间:2022-04-26 阅读:370


   本报讯(通讯员 马彦茶) 为有效化解民间矛盾纠纷,减少社会矛盾纠纷激化,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本辖区稳定。近日,迤那镇按照“以案释法”拓宣传、“分级分类”要结果、“部门联动”促消化、“四级联保”保平安、“档案健全”抓规范等“五措并举”工作思路,切实推动“平安迤那”、“法治迤那”建设,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案释法”拓宣传。镇直各部门、各村(社区)紧紧围绕社会热点、难点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以案释法”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责任主体意识,始终把“以案释法”作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分级分类”要结果。2022年迤那镇人民调解工作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主线,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优势和作用,主要加强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土地纠纷等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的排查调解工作,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排查上报和群众自主到综治中心反映问题,建立矛盾纠纷台账,根据问题难易程度进行梳理。一是一般性矛盾纠纷由综治中心副主任签批返回问题来源的辖区调解委会进行调处,影响社会较大的矛盾纠纷由分管领导审查并签回问题来源的辖区调解委会进行调处,并要求在10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对调处未果的矛盾纠纷,在调解处理签上写清群众诉求、调解情况及时上报镇综治中心,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人员进行调解。二是根据矛盾纠纷情况涉及部门,把矛盾纠纷推送给涉及部门,由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解,同时要求在10个工作日之内化解,若在有限时间内不能化解的,在调解处理签上写清群众诉求、调解情况及时上报镇综治中心,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人员进行调解。做到矛盾纠纷件件有回音、件件有结果,为创建“平安迤那”打下坚实基础。
  “部门联动”促消化。一是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工作化解机制,以案件管理权限为基础,涉及国土、林业、农业、民政、医疗等相关部门的,由主要职责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联动调解,以10个工作日为化解时限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涵盖镇直部门、各村(居)、“七人议事小组”的调解工作机制,形成组织健全、信息畅通、程序规范、快捷高效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格局。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工作目标,努力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四级联保”保平安。迤那镇按照控增量、化存量、保稳定的总体思路,全面抓好“平安迤那”建设工作,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着力抓好党政班子成员包村,村(居)两委人员包网格,网格员包联户长,联户长包户的“四级联保”工作机制。由包村领导牵头,村(居)两委具体负责抓落实,组织网格员、联户长抓排查化解稳控工作。采取政策奖励、案件奖励、精神奖励等方式,调动网格员、联户长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网格员、联户长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组织员的“四员”作用,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努力提升迤那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档案健全”抓规范。认真做好调解工作的各类台帐,注重收集人民调解工作的所有资料,及时做好资料的归档、上报,由司法所指导镇、村两级调解委员会规范制作调解卷宗。经常对照检查,真正做到笔笔在案,案案清楚,记录有序,整理规范。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办公条件和必要的工作经费。实行人民调解案件“以奖代补”制度,调动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