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 “五五攻坚行动”谱写奋进曲
作者:李玉荣 叶启伟 陈武帅 何艳 周星 时间:2022-05-09 阅读:421
时下,春潮涌动,春光正好。广袤的威宁大地,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跃入眼帘:田间地头,到处是春播春管的火热场景;新城区建筑工地上,塔吊巨臂挥舞,工人紧张忙碌;园区工厂里,机器轰鸣,生产繁忙……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四五”开局之年,威宁自治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牢牢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锚定“五五攻坚行动”,踏上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草海夏日全景。 何欢 摄

草海夏日全景。 何欢 摄
实施“五大工程” 提升生活品质
4月1日,走进威宁草海机场建设工地,火热的建设场景迎面而来。工程车辆来往飞奔,建筑工人有序忙碌;一条长长的跑道,从山这头延伸到山那头。
“目前,我们围绕机场建设的总任务、总目标,倒排工期,推进道路、电网等配套设施同步进行,确保高品质建设这一重大工程。”草海机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勇说。
这是威宁实施“五大工程”攻坚行动之实施立体交通畅通工程的镜头之一。
“五大工程”即实施乡村振兴、生态城市建设、系统治水、立体交通畅通、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对此,威宁已经谋划了六威昭铁路、玉龙水库、洛泽河提水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在实施乡村振兴工程中,威宁持续深化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巩固好、拓展好脱贫成果。科学编制乡村振兴“1+5”方案,建立乡村振兴政策、制度和工作体系,实施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100个,创建文明村寨200个,到2025年,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在实施生态城市建设工程中,威宁坚守生态底线抓规划,坚守生态定位抓建设,坚守美丽家园抓管理,把县城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现代化高原湿地生态滨湖城市和滇黔结合部重要区域新兴城市。
在实施系统治水工程中,威宁按照“留住有限的水资源、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水需求、保护自然良好的水生态”的治水思路,全面构建“三横三纵”水网,全力破解制约威宁高质量发展的“水瓶颈”,形成高质量的人饮、产业供水新格局。
在实施立体交通畅通工程中,威宁加快构建内联外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抓好由民用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组成的“快速网”,由普速铁路、普通国道和省道组成的“干线网”,由县道、农村公路组成的“基础网”三张交通网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20公里内乡镇通公交专线,乡镇中心集镇区“通三级以上公路达100%”和“30分钟上高速的目标”,争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在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中,威宁大力推进教育、医疗、就业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4%、97%、95%以上,累计建成5G基站1000个以上,全县所有集镇实现5G网络全覆盖。
实施“五大产业” 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30日,暖暖的春风中,观风海镇果化社区羊肚菌种植基地,一个个黑色的大棚内,数十名工人一手提桶,一手握着刀,轻轻一割,一朵朵肥嫩菌子离开地面落进了桶里。
威宁佳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果化社区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周铭说:“公司去年10月进驻果化社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就业等方式参与羊肚菌种植,实现稳步增收。”
“种植羊肚菌的大棚一共有963个,占地720亩,每天务工人数在200人左右,每人每天工资100元左右,可为当地老百姓创收150万元;每亩预产1000斤,新鲜的一斤能卖到80元至150元,加工后销往广州和福建等沿海地区,每斤价格在800元至1000元。”提起羊肚菌种植,周铭信心满满。
目前,羊肚菌产业已在威宁遍地开花。迤那、猴场、双龙、二塘、小海等乡镇已取得丰硕成果。
这是威宁大力实施“五大产业”攻坚行动之培育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一个特写镜头。
“五大产业”即培育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清洁循环新型工业、“三生融合”城镇经济、高原避暑休闲度假康养运动旅游业、优质现代服务业。目前,威宁已经谋划了威宁经开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威宁自治县林下经济种植等一批重点项目。
在培育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中,威宁把马铃薯、蔬菜、烤烟、苹果、养牛作为五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把中药材、食用菌、养羊、樱桃、林下经济作为五大优势产业做优做好,把威宁的火腿、荞麦、石榴、烤茶、鸡作为五大特色产业做精做特。目标是发展马铃薯种植200万亩、蔬菜100万亩、苹果50万亩、肉牛存栏50万头、中药材40万亩、食用菌2亿棒以上。
在培育绿色清洁循环新型工业中,威宁把新能源作为工业首位产业,探索农光互补、畜光互补资源开发等利用方式,打造贵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集群和全国新能源示范基地。通过“内孵外引”“招大引强”等方式,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引进和培育一批十亿级、百亿级行业领军企业,形成大集团引领、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力争到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106家以上,10亿元级企业2家以上,建成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解决就业人口5万人以上。
在培育“三生融合”城镇经济中,威宁实施“大县大城”战略,坚持以城镇“十项提升计划”为抓手,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到2025年中心城区人口达50万人,建成面积达50平方公里,把威宁经济开发区打造成200亿元级园区,力争突破300亿元,创建以马铃薯、苹果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在培育高原避暑休闲度假康养运动旅游业中,威宁全面盘活闲置低效项目,谋划以草海为龙头的发展项目,重塑草海旅游金字招牌。启动具有“风光、历史、民族”旅游资源的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争取建成百草坪等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力争到2025年实现旅游产业综合收入250亿元以上、旅游接待3508万人次以上。
在培育优质现代服务业中,威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服务业和大数据等产业,力争到2025年累计实施4个以上5G场景应用项目。(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