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多举措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提升工程建设
作者:赵霞 时间:2022-05-11 阅读:358
本报讯(通讯员 赵霞) 今年来,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威宁积极构建“社会重视技能、人人想学技能、处处可教技能”的技能型社会氛围,以推动“技能威宁”建设助推就业质量大幅提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大幅提质。
加强职业教育组织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监督和保障学校五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建立专项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全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和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县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我县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组建由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县教育科技局主要负责同志召集的职业教育工作改革发展专班,制定印发相关政策和工作方案,具体推进工作。县政府把职业教育作为对县内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结果作为对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及有关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落实行业及有关部门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把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纳入县委对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和有关责任部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的督查内容,由县督查服务中心定期进行督查。各职业学校根据产业分布、发展情况编制“一校一策”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并报县教育科技局和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持续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逐步落实国家和省规定的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县政府将分别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增长逐年提高,统筹用于支持职业院校高水平发展、内涵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毕业生就业创业、招生、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的业绩奖补及技能竞赛、职业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支出。健全县政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制度。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用于职业院校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投入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通过融资贷款、土地置换等途径进一步拓宽职业教育投入渠道。鼓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民办职业院校发展。
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落实威宁县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办学需要,在人员总量内自主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和管理办法,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设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在机构编制部门报备;自主设置岗位,自主确定用人计划,按规定自主招聘各类人才,实行备案制。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
提质职业教育服务效能。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统筹布局、优先保障职业教育设施合理用地需求。优化服务,加大职业教育项目规划建设审批支持力度。允许使用符合办学条件的闲置土地在不改变用地性质、不修改用地规划、不改变容积率的情况下,地面建筑经过改造,在经相关部门审核验收合格后,用于举办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院校评选,对职业教育先行先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构建全方位、多视点、广渠道的传播平台及渠道,推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优秀宣传作品,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社区教育活动周”等活动,讲好职教故事,传播职教声音,营造“人人职教、个个就业、家家致富”的良好环境,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