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镇:增强“四力” 塑精气魂神 聚奋斗力量
作者:刘阳 时间:2022-05-16 阅读:421
本报讯(通讯员 刘阳) 近年来,海拉镇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工作队伍,用扎实的工作作风确保“五五攻坚”行动的落实,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不断增强“脚力”,要练就一双“铁脚板”。2022年是干部作风的关键年,基层工作要忌“浮”。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干部做工作要脚踏实地,深入工作第一线,着眼需要、回应关切,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海拉镇选派16名第一书记和36名驻村干部持续到村帮扶,为基层工作一线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力量。紧扣“3+1”保障和安全生产为主导,开展大排查、大走访,摸排短板,建立问题台账,压实工作责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早预防、早整治、早销号。安全饮水保障方面,因降水稀少,海拉镇积极推行建管并重的管水体系,全面推进牛栏江四级提水补水工程,采取应急供水354车次,启动集中式供水、分时段供水,让安全饮水保障得到落实。全镇组织全排全查3次,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入户走访,实现所有农村户籍人口排查全覆盖,其中排查建档立卡脱贫户2332户、脱贫不稳定户59户、边缘易致贫户204户。制定《海拉镇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方案》,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工作措施,用实干精神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不断增强“眼力”,“面子里子”齐头抓。从繁杂中把握规律性,切实提高认知和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发掘群众的智慧,正能量;同时,要善于发现群众的需求,特别是当下物质生活越发稳定,精神文化同高质量的生产生活条件是群众迫切需求和渴望。海拉镇坚持“生态”为底线,实施退耕还林14000亩,2019年新造林680亩,补植补造3500亩;2020年补植补造3260亩;2021年补植补造1550亩;2022年种植行道树8200余株,四年来共计种植行道树19200余株。覆盖率从48.5%提高到55%。定期开展“七个一”环境卫生常态化整治,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在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也确保了居住环境的全面改观,让群众口中的“黄灰山”旧面貌得到根本改变。强化村民自管自治,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自管委员会,推行网格化管理,强化村务监督和村民自管自治职能,从根本上实现群众反映和重视的问题能得到快速有效解决,让“政策”在群众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村民自治得到高度实现。
不断增强“脑力”,注重谋划产业发展,把事想深、想透,谋划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提高群众收入的重要抓手。2022年全镇务实推进农业产业建设。坚持聚焦主粮发展,按照县级指导计划和乡镇实际,班子成员领衔特色产业发展,以河谷再生黄果、蔬菜种植,半山肉牛黑山羊养殖,高山中药材为基础。种植马铃薯20000亩(已完成100%),玉米20000亩(指导计划17000亩,已完成100%),大豆9000亩(已完成90%)。发展以辣椒为主的蔬菜产业10000亩,以黄党参为主的中药材20000亩,建成以海昌村为中心的千亩黄党参示范种植基地,辐射带动18个村以党参为特色产业的发展,猪牛羊存栏数达40000头,品种为西门塔尔、本地小黄牛和凉山黑山羊。花椒、核桃、黄果为主的经果林50000亩,积极推动做优做精特色优势农产品,培育农村产业增长,帮助农民提高收入,确保土地不撂荒,紧扣粮食安全是核心内涵与必然要求,用新思维不断拓宽群众增收途径,只有不断夯实基础,炼好自身“内功”才能迎接挑战。
不断增强“笔力”,不能忘记奋斗的初心,保持初心不改,弘扬正气精神。首先需强化自身,恪守职责。党员干部要多写正能量、清新朴实、见思想见精神的好文章,说些群众听得懂的政策。做到工作情况“门儿清”最好还能说一口“大白话”,紧贴基层一线,增强同群众间的亲和力。海拉镇18个村(社区)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听民声、集民智、聚民力,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能够合理运用党务、村务公开栏,把政策的新讯息快速在群众中扩散,保障群众对政策传播的及时知晓,让基层群众自治充满活力。要显著增强党支部的引领力,充分激发群众的创造力,让重要决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强化村(社区)“两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只有把政策的好声音宣传出去,才能让党委政府的“笔杆子”成为与群众之间紧密连接的“桥梁”,只有不脱离群众,才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进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集力量。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能“四力合一”,打破“一招鲜、吃遍天”的认识,强化能力危机、本领恐慌,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奋进,不断锤炼专业能力、专业本领,努力做到既能讲理又能管理、既会倡导又会疏导、既干事业又抓产业,求实创新又要政治过硬,做事腰杆硬,有底气,不“脚趴手软”且有一身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