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用“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能力
作者:周凤 时间:2022-05-19 阅读:255
本报讯(通讯员 周凤) 威宁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紧紧围绕贵州省“六个坚持”搬迁实施路径和政策框架,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智慧管理系统,用“智”努力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能力。
用“智”打造示范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蹲点实地调研,编制了《威宁县安置小区智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并结合实际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统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等资源,整合区域人、地、物、情、事、组织和房屋等信息,以楼栋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管理楼栋入住家庭信息,动态掌握家庭入住情况,包括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人员家族关系,子女信息,活动位置,务工状态,子女就学状态等,建设智慧社区管理,方便社区管理人员进行温暖帮扶工作。利用智能移动端技术,便携式移动终端,实现信息录入与查询,对县城安置社区搬迁12404户62623人相关所有信息全部录入智慧小区管理系统,实现了保障网络全覆盖目标。
用“智”建立高效化服务治理水平。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问题是智慧小区系统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将务工信息录入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可对搬迁群众务工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掌握务工分布情况和就业倾向后提供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措施,并评估就业帮扶工作成效。目前,已就业11972户28425人,其中县内就业12381人,县外省内就业2288人,省外13756人,综合就业率达91.2% ,户均就业2.37人。考虑到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县城安置点共建9所中小学,可以将就学信息进行统一记录管理。通过构建安置点智能安防系统,提高技术防范和治理服务水平,助力小区安防基层基础工作,增强小区安全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降低小区发案率,提升小区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
用“智”塑造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安置小区智慧管理由出入口人员管理、出入口车辆管理、小区视频监控、中心管理系统四大系统组成。出入口人员管理通过人脸抓拍系统实现对搬迁业主以及访客通行的记录,实时记录进出小区的人员数据。车辆管理主要涉及车辆出入口、停车场的车辆管理,保障社区安全的同时,极大提升进出效率及停车体验,节约人工管理成本。小区视频监控是社区安全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关管理部门监管现场情况最主要的途径。整套系统采用高清监控设备,摄像机采用1080P及更高分辨率网络高清摄像机;室外专用摄像机在低照度环境下选用带红外功能的摄像机以及星光摄像机。
用“智”夯实现代化便民服务能力。智慧社区建设除了满足基础治安防控以外,还在基层社会治理、社区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以智慧小区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平台为支撑,依托适度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治理和社区管理现代化,促进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智能化的一种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模式。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中心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精细化管理,实现搬迁安置点社区智慧化管理,有效夯实现代化便民服务能力,提升安置小区的管理效率,使搬迁群众真正融入小区,积极参与到小区的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