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全力推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
作者:卯威 时间:2022-05-20 阅读:368
本报讯(通讯员 卯威) “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是威宁“五五攻坚行动”中一项重点工作任务。近年来,威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驻威部队全面建设的现实需要,按照“完善制度抓规范,夯实基础促提高,立足发展求创新,狠抓关键上台阶”的“双拥”创建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工作形式,丰富工作内容,拓展工作领域,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加大拥军优属社会化力度,积极支持驻威部队建设,双拥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按照“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要求,构筑了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组建了41个乡镇(街道)、619个村(居)退役军人服务站,均已按照有关要求挂牌完成。各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负责人全部明确到位,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有专门的接待服务场所或服务窗口,有工作台账记录,办公面积共800余平方米。
落实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严格按照“五有”标准要求,切实开展服务;发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职能,目前全县共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661支3676人,均已在“志愿贵州”平台完成注册;对生活较为困难的退役军人家庭申请临时性、应急性帮扶救助。2019年以来累计帮扶困难退役军人220人;多种方式对《民法典》《退役军人保障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役军人安置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
重点抓好退役军人优抚褒扬。开展“两参”人员档案信息基础工作。共计清理“两参”人员档案1407份,新申请认定两参待遇人员178人,经档案送审符合认定条件3人,目前享受两参待遇1335人;2019年以来发放优抚对象生活补助资金11070.34万元。完成残疾退役军人换证工作,完成带病回乡退役军人档案送审评定6名。完成残疾等级评定专项核查及换发新版《残疾军人证》309人。开展部分优抚对象免费健康体检328人;发放优抚对象春节、“八·一”慰问金784.32万元;代缴重点优抚对象新农合参合金202.82万元;对所有在册优抚对象进行100%入户核查,对外出人员进行电话核查,并收集完善优抚系统缺失项目。
强力保障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移交安置全完成、就业创业纵深入。移交安置、就业创业工作深入开展。2019年以来共接收安置符合条件退役军人141名。分别安置到乡镇事业单位、中央在黔企业、毕节市直事业单位;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军人一次性经济补助金533.88万元,发放技能培训补助金88.5万元,推荐160名退役军人到县属相关企业就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37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及场租补贴5.7万元,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共160人;发放23名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改革性补贴、住房公积金65.53万元,代缴医疗保险29.95万元,发放24名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6.96万元;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支持羊街镇双河村“兵支书”刘伟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依托,创建“一村一基地”,种植石榴200亩,将全村306户农户种植的1275亩软籽石榴入股合作社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带动周边群众就业600余人次。
全面推进烈士陵园修缮。制定清明祭扫方案,开展“祭英烈”活动,开展网上祭扫工作;对本辖区内烈士墓区已全部考察并已制定修建、维护、抢修等方案,投资140余万元完成沙河边烈士陵园的基础维修建设。投入55万余元完成陆宗棠烈士墓的改扩建。已申报沙河边烈士陵园、二塘镇梅花山烈士陵园、龙场镇树舍村烈士陵园为县级烈士陵园;采集烈士纪念设施,对已搜集到的属地纪念碑图片及位置录入系统231座,逐步摸清威宁县籍烈士纪念设施基本情况;对全县65座零散烈士墓开展迁移工作,目前已完成63座。
据悉,目前该县已经取得省级“双拥模范城(县)”的肯定,下一步,威宁将继续深化“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认清优势和工作中存在的短板,进一步就如何创建好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找差距、找不足、找方法、找目标。争取成功完成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