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5-25

彭安平: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时间:2022-05-25 阅读:208


 

彭安平(右一)在清洗萝卜

  转眼间,彭安平在么站镇平原社区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已有一年多。“乡村振兴工作任重而道远,未来我将继续在基层为群众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彭安平对记者说。
  时间的指针拨回2021年5月6日。当天,彭安平从毕节市医保局医疗服务科负责人的岗位上,前往么站镇平原社区报到。在短时间内,他从不适应农村工作到顺利开展,从完全陌生到逐步熟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的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较多且繁杂,各方面的工作都很考验人的综合能力。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我也成长了很多,这将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彭安平说。
  平原社区地处么站镇西面,距威宁县城27公里,平均海拔2300米,产业主要为种植业和养殖业。
  彭安平表示,与此前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精准扶贫相比,现如今平原社区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重心主要聚焦在产业发展。么站镇的农业产业园位于平原社区,目前一年种植三季。第一次下队时看到的场景,彭安平仍然记忆犹新。“村民们种植的白萝卜、大白菜、甘蓝、西葫芦等蔬菜长势非常好,但受疫情影响市场行情很差,基地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鲜蔬菜苦等销路。”彭安平说。
  为帮助村民销售蔬菜,彭安平和工作队的其他同事四处奔走,在一个多星期时间里联系了十几家蔬菜商。最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方式,大家共同帮助村民卖出蔬菜9590吨,盈利101.5万元,主要销往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村民在蔬菜基地务工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种植技能,自我造血功能有了很大提升。因此,今年部分群众选择了自种,不再将土地流转出去。”彭安平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为村民做好服务,尤其是销售渠道和技术服务支撑,在各方的帮助下将平原社区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日常工作中,彭安平都吃住在社区里,一个月回一两次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中。协调农业农村部门的种养殖专家为村民开展培训4次共计150人,协调人社部门对外出务工人员培训3次共120人,协调医保局将医保报销窗口直接建到社区,协调电力部门为社区养殖场免费架设价值30余万元的专用电设施,协调综合行政执法局在社区安装车载垃圾箱20个、垃圾中转压缩站1个。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为平原社区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我将继续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乡村风貌的全面提质升级,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将社区打造为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彭安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