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河镇: 做好搬迁后续文章 助力群众奔小康
作者:袁丹 时间:2022-05-25 阅读:214
“哞哞哞……”走进黑土河镇半坡村集体养殖场,只见一头头体格健壮的西门塔尔牛悠闲地吃着饲料,咀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据贵州电网公司毕节威宁供电局派驻半坡村第一书记陈旭介绍,今年,市供电局捐赠帮扶资金15万元,组建半坡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养牛场,并以合作社名义购买了10头西门塔尔牛统一由当地养牛大户管理,同时提供标准化牛舍、饲草料仓库、大型青贮窖、防疫消毒及粪污处理、生活办公用房等配套设施。合作社还与搬迁群众进行合作,向搬迁群众收购玉米秸秆等饲草料,且有意愿养牛的搬迁群众可以直接到牛场学习养殖技术。
按照“合作社+养殖大户+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合作社购买的10头牛收益,年底分红给10户较为困难的搬迁群众,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搬迁,关键就是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黑土河镇党委书记马飞跃说,近年来,黑土河镇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牛羊养殖和天麻、烤烟等特色农业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来、住得下去、有事情做,最终能致富。
雨水充足,正是万物生长时节。走进该镇水塘村的密林中,三五成群的村民们正在忙着种植天麻,打窝、下种、覆叶、盖土……好不热闹。
“现在外出打工去不了,在家门口找点事做,补贴家用。”搬迁群众李洪清说,参与天麻种植已经一个星期了,每天80元的工资,到月底有两千多的收入。
水塘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按照“抓改思变、抓点做样”思路,结合地理优势,今年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天麻种植,采取“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以10亩为示范点,为群众探索一条乡村致富的新路子,试种成功后,明年将在全村大规模种植。
据悉,市供电局共向黑土河捐赠帮扶资金30万元,半坡和水塘两个村各15万元用来发展产业。“我们将带领更多村民以资金、土地等资源入股合作社,争取把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水塘村党支部书记黄维说。
半坡村的养牛和水塘村的天麻种植,只是黑土河镇做好搬迁后续文章积极探索的一种途径。黑土河镇将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特色产业上做文章,重点抓好养殖业发展,全力打造山地高效优质肉牛养殖示范点,同时抓好辣椒、魔芋等特色产业发展,真正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