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街镇:调结构 兴产业 富百姓
作者:罗纱 李孟卿 赵庆能 时间:2022-05-31 阅读:207

采摘樱桃
近年来,龙街镇按照“生态优、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樱桃、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产业基础。
初夏的龙河村,山峦叠韵,河谷飘香。发拉河沿村而过,清澈的河水给沿河的种植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四月底五月初,走进龙河村,漫山遍野的樱桃红遍枝头。
樱桃种植大户张才英种植樱桃已经多年,一到樱桃成熟季节,前来采摘的人络绎不绝。“我家种了20多亩,一年收入十多万元。”张才英说,每天最忙的时候,务工群众有20多个。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加上果农的悉心种养,龙河村的樱桃形似珍珠、色如玛瑙、晶莹剔透、肉嫩汁鲜。“每天都有将近50吨拉出去卖。”龙河村党支部书记夏时旻说,由于樱桃品质好,殷桃一直不愁销路。
龙河村积极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种植樱桃1万余亩,现挂果面积达8000亩。如今,龙河村744户农户都种上了樱桃树,樱桃产业逐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今年,龙河村樱桃产量达9000余吨,按照平均每斤5元的价格,产值在9000万元左右,带动周边村寨2.5万人次就业。
产业兴群众才能富。就在龙河村的村民们忙着摘樱桃的同时,奢基姑村威宁县绿益种植养殖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里,经过雨水的滋润,蔬菜长势喜人,绿意盎然。
据合作社负责人张功朋介绍,合作社在奢基姑村流转了550亩土地,主要种植大白菜、青麻叶、莲花白、白萝卜等。
奢基姑村海拔高、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种出的蔬菜品质高,市场竞争力强。当地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引进种植大户成立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向农户流转土地种植蔬菜,同时就近吸收群众在基地务工,为群众增收致富。
龙河村和奢基姑村的樱桃、蔬菜种植,是龙街镇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龙街镇依照“三层产业带”模式推进产业发展,即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区域发展樱桃等特色产业,在海拔1800米—2200米的区域种植玉米、马铃薯和蔬菜,在海拔2200米以上的区域发展农光互补和种草养畜产业。
“目前我镇种植樱桃1.1万亩、粮食作物5.9万亩、马铃薯6.9万亩、烤烟1万亩、豆类作物1万亩以上;引进五家经营主体,标准化种植蔬菜550亩;采用大棚种植花卉、圣女果380亩;养牛产业初具规模。”龙街镇党委副书记张健说,龙街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让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让群众共享更多产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