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6-08

中水镇:8000亩早熟马铃薯迎丰收

作者:李继航 罗纱 时间:2022-06-08 阅读:327


 

采挖马铃薯

  经过冬春两个季节的管护,中水镇早熟马铃薯迎来丰收,眼下正是采挖时节。
  端午前夕,记者走进中水镇新街村,宽阔的坝子里,村民们忙得热火朝天,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田垦上、河道边、庄稼地里,又圆又大的马铃薯堆成了小山,来自昭通、水城、毕节、贵阳、成都等地的商贩络绎不绝,索性把车开进地里,抢购刚出土的马铃薯。
  “挖了三四天了,一天要挖千把斤,已经卖了1万多块钱了,全部挖完要卖4万多块钱。”早熟马铃薯抢占市场先机,价格好,所以村民张才羽连续几年都向邻居租地种植马铃薯,收完马铃薯接着种大蒜。张才羽说:“马铃薯和大蒜一年能卖10多万,3个娃娃读书全靠它们。”
  新街村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温适宜,马铃薯在腊月栽种,到第二年5月份就可以采收。凭借优越的自然优势,该村乃至全镇的马铃薯成熟时间要比其它地方早一个月上市。
  “今年新街村共种植早熟马铃薯700亩,亩产4000斤至6000斤,预计产值达280万元左右。”新街村副主任马召应说,全村600余户村民,以马铃薯为主产业的就有420户,每户增收1万元以上。
  作为全镇产业发展的典型,新街村除了种植早熟马铃薯外,还种植辣椒、茄子、番茄、甜脆玉米等,村民的“菜篮子”丰富了,腰包也鼓了。
  中水镇四面环山,中部低凹平坦,温差大,年日照总时数1436小时,年平均气温13℃以上,年降雨量在600毫米至1000毫米之间,全年无霜期240天,地处半干旱河谷地带,适宜多种农作物和蔬菜生长。近年来,该镇依托自然优势,提高土地使用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早熟马铃薯、紫皮大蒜等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中水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周雪松介绍,今年该镇种植早熟马铃薯8000亩,涉及13个村,预计产值在3200万元左右。
  “中水镇作为农业大镇,发展种植业有着天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土地一年四季都不闲置,收完早熟马铃薯接着种植紫皮大蒜和秋冬冷凉蔬菜,今年预计种植紫皮大蒜6500亩、秋冬冷凉蔬菜8000亩,让群众织牢‘菜篮子’的同时也鼓足‘钱袋子’。”周雪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