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以更加稳固的脱贫基础稳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李云侠 邓威 付立军 时间:2022-06-14 阅读:346
胡敬斌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暨县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2022年第7次会议时强调
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以更加稳固的脱贫基础稳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讯(记者 李云侠 邓威 付立军) 6月11日,县委书记胡敬斌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暨县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2022年第7次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更加稳固的脱贫基础稳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县委常委杨云娥、马勋、丁力,副县长陈红、赵诗惠、朱达聪参加会议。
胡敬斌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与群众幸福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民生大事。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开拓奋进,稳步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接续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胡敬斌强调,要全力增进民生福祉,紧盯“3+1”保障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压实乡镇(街道)属地责任,持续强化工作措施,持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要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统筹抓好粮食安全和发展特色产业,把马铃薯和养牛作为首位产业来抓,大力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就近就地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国家、省、市考核评估反馈问题,举一反三推动问题整改,加大问题项目处理和闲置资产盘活力度,确保真正惠农惠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和改革创新示范村,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积极推动工作重心转移,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要深入实施六个专项行动,落细落实“1+5”行动计划各项任务,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要提升村级社会治理能力,把基层组织建设与乡村社会治理结合起来,用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不断培育时代新风,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强化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充分发挥乡镇(街道)职能作用,真正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整治和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
胡敬斌要求,要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做到事党以忠、为民以情、从政以明、做事以实、待人以诚、修身以廉,以良好作风带动党风政风、淳朴社风民风。要加强督办督查,对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