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06-29

威宁县第十一中学:“五育”融合促发展 同心共谱团结曲

作者:杜应妮 时间:2022-06-29 阅读:556


 

特色课间活动


  威宁县第十一中学于2020年6月建成,是一所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学校,两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奏响民族团结和谐曲,开创民族工作新征程。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句歌词里面,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走进威宁十一中七年级(1)班,民族教育主题宣讲正在进行。
  学校注重日常教育,通过各民族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听课、互学语言,各民族学生手拉手、同学习等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各环节,积极教育和引导各族师生向先进典型学习,采取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加深各民族师生感情。
  威宁十一中老师董俊杰说:“我们主要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答,还有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学生关于民族服饰的一些手抄报、绘画比赛、征文比赛等,引导学生认识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威宁十一中还充分利用日常学习、固定阵地、社会实践等进行广泛宣传,狠抓德育教育,促进民族团结。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法治教育、家庭教育、经典教育、‘五心’教育、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威宁十一中校长吴辉说。
  学校以“志智并扶、育人行知”的办学理念,开展系列活动,分享交流民族文化,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凝聚各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力量。
  威宁十一中学生马维骏说:“平时,给其他同学分享我们回族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让他们对回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我也了解其他同学的民族习惯、民族文化,通过了解,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自建校以来,威宁十一中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吴辉说:“学校以‘特色育人·阳光成长’大课间活动课为载体,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德育教育等融入其中,积极创建少数民族学生精品社团,落实‘五育’融合,践行育人使命。”
  今年5月,威宁十一中被评为“毕节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该校还将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方面拓宽领域促进学校师生的长远发展,更好地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
  “我校会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实好‘五育’并举,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以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把民族团结工作做细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威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吴辉说。